关键词:逃避者 陈善治
1992年,少年谭珊蒂和她的朋友索菲和茉莉拍摄了新加坡的第一部独立电影-一部名为& ;偷懒者& ;的公路电影-和他们神秘的美国导师乔治&
1992年,少年谭珊蒂和她的朋友索菲和茉莉拍摄了新加坡的第一部独立电影-一部名为“偷懒者”的公路电影-和他们神秘的美国导师乔治·卡多纳(Georges Cardona)一起拍摄。桑迪写了剧本,饰演主角,一个叫S的杀手。拍摄结束后,乔治和所有的镜头一起消失了!20年后,16毫米罐在新奥尔良被找到,桑迪-现在是洛杉矶的小说家-开始了一场跨越两大洲和许多媒体的新的个人奥德赛:16毫米、数码、Hi8、Super8、幻灯片、动画和手写信件。万花筒朋克摇滚鬼故事!
第66届美国音效剪辑协会奖金卷轴奖 最佳纪录片音效剪辑(提名) 第34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28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逃避者》下载观后评论:
一部关于寻找和成长的纪录片,外延却很广,使影片本身几乎超出时空界限:主体既是二十年前的那部Shirkers,也是二十年后作者的重新阐释,漫长时间跨度里的各种偶发事件,更是带来难求的诗性。当胶片真的被找到,George其人和《性,谎言,录像带》的互文讽刺极了,这种巧合真的是太难得! 虽然末尾的成长和解合家欢有一点点失灵气,我却十分赞同Sandi等人为自己的辩护:新加坡影史当然要留下她们的名字! 即使电影史本身已经很微观,即使他们身处这微观史里更微不足道的新加坡,像是乡间小调的前奏,甚至前奏里几个不连贯的音符,即使这电影既存在也不存在,Shirkers也是当之无愧的先驱。

蛮喜欢这个片子,所有我喜欢的元素堆叠在一起:夏日,高饱和度,青春期,女孩,幻想,遗憾。就像盛夏的那两个月一样,女孩们在中学假期拍电影的过程短暂而热烈,大家期待已久的作品没能如期剪辑出来,电影梦想变成一场荒谬的骗局,最后只剩下梦破碎的声音,我偏爱一切不完满的故事,只因人都是带着缺憾继续活着。这是导演少女时代的私人故事,感谢胶片让我们能打开时间胶囊重新看到那些珍贵影像。ps.观影过程中好几次都拍着大腿哇哇大喊“拍的真可爱啊”,世界上所有的文艺青年小时候怎么都一个样hahaha

被窃取的电影,也是被窃取的勇气。从同时代的电影氛围中,一点点积攒着憧憬,从现下世的追忆中,一点点记录着青春情怀的德与失。这名不经传的小故事在这城市之中无数次上演,但对于这些可爱的影迷来说,拍电影的故事是最传奇的了。我看到了性和谎言,陆上行舟的赫尔佐格,神秘西西的伯格曼之思,我看到了“就这么干吧”的笃定,很神奇我的内心与导演与她开始呼应。如果此刻你想记录下你脑子里记忆的东西,拿起没有胶片德摄影机大胆地做回年轻人,自由地拍下自己的电影吧。

纪录片中有放一些《逃避者》的片段,如果当初这个片子真的能面世,我一定对这种主观的影像有很大的兴趣!拍摄的剧情想法幼稚中带着个性的酷。拍了电影,做影评人接触喜欢的偶像,电影学院进修。纪录片时间跨度挺大的,很喜欢导演年轻时的女孩模样,可爱兼酷。一方面这部电影有很多剪辑技巧值得学习,我觉得挺酷的,用有限的材料做的视觉观感很棒。另一方面那个男人,那个喜欢剥夺年轻人梦想成果的人,就让这个偏执的人安息吧,我们做自己但不要摧残别人。

让我真正羡慕的酷女孩!对于前半个小时导演的personal statement羡慕不已,是真正酷到骨子里的影迷和不安分子。后一个小时反倒有些悬疑起来,一部独立电影的制作引发的二十年未解的谜案。叙事上的反转和高潮的铺垫都很有水平,出镜的人物也非常鲜明,更别说穿插的动画制作上的趣味性。对于电影尤其是独立电影的思考、影迷的反叛、一个类似导师角色的崩塌以及他留给导演充满禅意、却无法辩驳的启示。本质上,是一部青春片。

格局小到令人窒息,全片横跨20年,导演的第一视角却仿佛从未长大,一直在纠结少女时期的梦想碎片,其实她的两位闺蜜都长大并且move on了,导演却需要拍摄此片来重新寻找、证明自己,而且她至今迷恋比自己年长很多的男人,比如片中她的新婚丈夫。这是一个执迷很深的女人,拍了一部非常幽闭、执迷很深的自传体纪录片,可以作为心理学课程的真人教学片。能够获得多项大奖主要在于讨巧了当下的政治语境。
和Joan、李亦蕾一起看的。故事有趣,导演的旁白太无聊,为什么四十岁说话还和十四岁一样,非常自恋,无法理解那些非常温柔的朋友为什么还要跟她玩,即使是为了公民凯恩式的多重角度而保留朋友对她的critique,她也只会在摄影机前不咸不淡地说一句Thank you。我一直以来都很害怕这种成功欲很强的人,尤其是她们用在艺术里。在原片里除了她的ego之外,其他人都演的非常好。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纪录片让我感到极度connected以至于,恐惧,尤其是对George. 他好他妈变态啊,活成了一种类似于寄生虫和鬼之间的,介质,我日。整个人生都这么haunted又自洽,编造关于自己的一切,又启蒙青少年电影人,带着并藏了他们的胶片二十年,保留了所有却唯独丢掉了声轨,然后在四五十岁的寻常夜晚睡着了没醒来。这他吗是真的,shirkers. 我无语了。
【Netflix】珍贵的电影拍摄胶片伴随那神秘的男人消失20年后又出现,如同开启了时间胶囊,个人的往事回忆与新加坡一去不复返的人文景观,如潮水般再度浮现。观众跟随这离奇的故事一窥新加坡独立电影的风格。乔治如吸血鬼般的性格、摧毁他人梦想的行为实在可怕,他才是真正可悲的逃避者。散文化的叙事风格与迷影元素,倒是与这个发生在热带国家的故事十分贴切
看到结尾百感交集,诅咒被解开,后退的时间重新开始向前行进,她们终于找到了那部不存在的电影。Sandy用电影拍电影,而George用电影构建自己的人生,成为吞食年轻人梦想以保持永生的诺斯费拉图。那个夏季让这些人生命的某一部分永远连接在一起。标题shirkers的含义也仿佛某种预言和隐喻,电影与现实人生相互映照。没有胶片的摄影机会留下什么呢?
善治在开头说,车向后开,才得以前进。《Shirkers》在某一天突然消失,正如George的突然出现。当陈善治决定不再做一个逃避者时,她坐上了这趟向回走的车。对她来说,只有重新认识这段经历,即使《Shirkers》永远与1992的戛纳错过,即使这意味着往后George的灵魂会一直缠绕着所有的人,还是要往回走,只为能再次向前出发。
三星半creepy,dizzy,dramatic.私人影像,处处看到导演自己精神世界的投射,热带的,喜欢这种神经质的,深夜去气跑情侣啦,录录狗子交配啦,还有摇滚和欺骗啦,肚皮,香烟,啤酒~那不就是对青春最美的装点咯?特想看这部电影本身,管他乔治是个诈骗犯,或者偷窥狂,还是说到底一个无聊无意义,甚至不存在的梦魇?
当电影《逃避者》落入了电影从业的逃避者手中,真实与影像重叠,回忆与讲述并叙,梦想与现实碰撞。修复寻找,和解释怀。收回了电影,25年的点滴最后一次聚拢并以纪录片的形式存在,每个牵扯的人现在都有各自的人生,当年那个满怀激情的夏日已经不在。但现在还有人年轻,还有人迷影,去tm的什么法国新浪潮,拍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