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 导演:Al Reinert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 类型:纪录片 / 历史 上映时间:1989-11-01 别名:为全人类 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登月,1989,历史,Documentary,美国电影,1980s 片长:80 分钟 imdb编号:tt0097372
1969年7月是太空竞赛的一个终点。为了全人类的梦想。三名宇航员带着凭着极大的勇气和信念奔向月球。导演阿尔·莱纳所拍摄的这部奥斯卡奖记录长片,完整而真实地记录了这一人类历史最伟大的勇气之旅。这部具有伟大意义而又珍贵的影片,也同样是标准公司的一大宝藏,这次为你完整呈现。
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Al Reinert / Betsy Broyles Breier
《为了全人类》下载观后评论: 整体观感不如去年纪念登月五十周年的《阿波罗11》,一来二者虽有不少共用的原始素材,但毕竟年代相隔,后来者的图像修复效果明显要好不少。再者,本片是把几次登月任务的影像以及多位阿波罗宇航员的访谈音频混搭在一起,画面缺乏明晰的标注,手头的字幕质量又很一般,结果本来感觉还算熟悉的事情一下子又看迷糊了。另外本片的旁白太偏重宇航员们的个体化叙述,这虽然以一种少见的角度的让登月显得更生动鲜活了,但阿波罗计划毕竟是一项以空前规模调动人类智力、财力和社会组织能力的巨型工程,其间的浩大、缜密和各司其职也必然被弱化了,“为了全人类”也显得有点停留于口头。当然片中不少画面即便模糊也足以看得人心潮澎湃,只要你抛却狭隘的民族家国思维。另外在看过几部登月电影和纪录片后,愈发觉得达米安·沙泽勒的《登月第一人》拍得真好。
噗Criterion Channel应该要把那个with Identification的版本默认优先,目前优先的那个版本都不知道画面上的是阿波罗几号,你自己在花絮里都说这么多阿波罗计划就像是7 takes of the same scripts,不注明俺咋知道=.=印象最深的几段:Act natually,Gemini计划拍的地球,地球升起,阿波罗11号登陆时扬起的沙尘和降下的阴影(这段first man里也好美),“It’s 2001 stuff!”。制作花絮里称宇航员训练也是要带着胶片拍摄的,开始训练前会给你看前一次拍的有多烂多失焦,慢慢地就熟练了233另外NASA回收从大气层外降落的胶片太神奇了。
看这种片的疏离感,就像在2019年看陈凯歌在我的祖国里描绘的内蒙农村现状。你明明知道历史和现实是啥样的,再看到艺术加工的过于玄幻的东西,疏离感会盖过审美欲望,简单来说,就是拍的太tm扯淡了。nasa登月停了多少年了,也就能在剧里意淫一下。你跟着yy没啥,共鸣到高潮也没事,就是何必讽刺我国航天事业,这个和本剧有几毛关系。对,我说的就是热评第一那个,还卫星上天和啥似的,言下之意美国人容易呗,剧里发射爆炸炸死一堆美国人你瞎了?现实里哥伦比亚号爆炸的新闻不会查吗?豆瓣一些人文青病真是不清,虽然文青好多都是装的。
不管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但最后带来的一系列科技进步、成果的确造福了全人类。谁又知道现在做的一些事情在日后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另外这部纪录片有很多其他同类纪录片没有出现过的片段,在了解过整个阿波罗计划之后还是值得一看的,如果一开始看这个可能会有点乱或者觉得无趣,因为整合了阿波罗计划的影像、录音,也没有很明确的叙述这个画面属于哪次任务,很宏观整体地通过当事人的回忆录音串联了整个阿波罗计划的回顾
罗纳德·D·摩尔肯定没少看这部纪录片,不说剧版《为全人类》中好多借鉴的场景设计,开场字幕卡“This is the film they brought back...”“and these are their words.”的感觉就非常《太空堡垒卡拉狄卡》了。升空过程中居然还播放了《2001太空漫游》的经典配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然后比较诡异的是放着放着突然就发生了漏油意外,差点没去成月球。
我不允许这部纪录片没有姓名,简直比任何科幻片都好看!“本片取自阿波罗计划1969至1972年拍摄的原始素材,完整而真实地记录了在太空竞赛末期阿波罗11号这一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勇气之旅。”片中我最喜欢的三幕分别是宇航员播放《Fly Me to the Moon》、《2001: 太空漫游》主题曲和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不得不感叹你美宇航员的品味真好555
第一宇航员在太空中每人都带了一盒磁带,第二他们在月球上开车并且心情很放松,第三放松自由的心情与调侃,从太空中看地球,只觉得那是多么美丽的星球!因为对宇宙怀有无限的好奇心,因为想要探索更多无知的领域,因为想对人类的未来实施更多的可能性,人类进步的每一步伴随着无数人的牺牲,他们是伟大的,愿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越来越好
具有伟大意义又珍贵的影片,CC收录珍藏!全人类一起看美国人轻松登月,他们到月球上当外星人,像企鹅一样摇摇摆摆地散步,在飞船里听乡村音乐、听披头士音乐,在月球上欣赏我们的蓝色星球,“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第2登月人“对尼克来说这是他个人的一小步,却是我的一大步”。
拿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蓝光影像下的人类迈出地球第一步 再现了阿波罗11号从升空到回归的全过程 那些珍贵的声音和影像资料 “这只是我的一小步 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耳熟能详 前半段的泄氧和后半段的月球撒欢是高潮部分 台词还致敬了太空漫游2001 只是当年太空竞赛背景下有多少为全人类呢?
可能来自于全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美国人把太空军备竞赛可以粉饰成For All Mankind的宏大口号,为何我们在神舟五号升空、天宫一号登月时也拍一部类似的纪录片?神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顿时喷薄而出。与剧情片相比,纪录片更容易成为一种带政治目的的宣传工具,于无形中渗透意识形态。
很享受这段“旅程”,没有“在肯尼迪总统的英明领导和决策下”、“总统十分关心船上成员的情况”...尤其是离开近地轨道飞向月球的航程中,宇航员们边像在地球时那样洗漱剃须吃喝,边播放出发前很多歌手为他们创造的作品——录制在磁带里,感觉就好像一个载着几个年轻人奔向另一个陌生城市的汽车。
可能来自于全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美国人把太空军备竞赛可以粉饰成ForAllMankind的宏大口号,为何我们在神舟五号升空、天宫一号登月时也拍一部类似的纪录片?神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顿时喷薄而出。与剧情片相比,纪录片更容易成为一种带政治目的的宣传工具,于无形中渗透意识形态。
特意在这个日子跑到电影院去看了这部纪录片。探险的书从小就看不够,攀登珠穆朗玛,寻找尼罗河源头,漂流奥里诺科河。登月是最近的一次最难的探险。从影院出来激动了很久,与家属讨论希望谁能看到这片子,伽利略,达芬奇,库克船长……好希望看到这一干人看后世子孙坐大炮仗上月亮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