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 William Marshall / 乔治·皮杜尔 导演:皮特·戴维斯 语言:英语 / 法语 / 越南语 地区: 美国 编剧: 类型:纪录片 / 战争 上映时间:1975-11-17(瑞典) / 1974(戛纳评论周) 别名: 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战争,越战,美国电影,1970s,Documentary,PeterDavis 片长:112 分钟 imdb编号:tt0071604
本片是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资委任电视纪录片导演皮特•戴维斯(Peter Davis)拍摄的一部探讨美国为何在1959-1975年期间发动对越战争,越南人民的悲惨遭遇,以及美国人民对越战态度转变的纪录片。这是美国本土首次放映直接采访刻画越南平民惨境的影片,片中多次表现了美军将领的种族主义和美国政府对国内人民的无耻欺骗。电影于1974年在法国嘎纳电影节首映,随即便因内容的严重争议性被哥伦比亚公司搁置。制片人波特•施耐德(Bert Schneider)与亨利•兰格(Henry Lange)向哥伦比亚公司买回了版权,并终于1975年通过华纳公司在美国公映。
本片获1974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并被提名同年金球奖最佳纪录片。
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皮特·戴维斯 / Bert Schneider
《心灵与智慧》下载观后评论: 关于越战的反战文化可谓美国现代文化的一个转折点。战争上美国算是败了,可从文明的道德制高点上美国文化却升了级,成了世界反战文化最有力量的历史一环!此纪录片最大的价值在于仅在尼克松停战撤出越南一年后就上映,基本已囊括了越战那些最有反战影响力的暴行场面纪录,同年尼克松还已因水门事件而下台,让此片本身得奖都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在那个纪录片兴起的黄金时代,作者与作品就是走在社会思潮最浪尖的人。对比四年后第一部有较大轰动的反战电影《猎鹿人》的立场色彩依然还比较保守,纪录片的反思力度早已达到80年代奥利弗斯通的程度。给人印象最深倒不是反战人士和越南人的倾诉,而是那个美国战俘的思维意识:“那里除了人之外,景色很美”这种已浸透到西方人骨子里几百年的殖民主义逻辑而诱发的歧视偏见正是欧美的战争逻辑之源
@Course "American History since 1960". Disappointing but honest. Too vivid an example for "Obedience to Authority". Men are just as bloodthirsty as any other animals, I always believe so. How could we call ourselves "civilized"? Merely by self-hypnosis.
@Course"AmericanHistorysince1960".Disappointingbuthonest.Toovividanexamplefor"ObediencetoAuthority".Menarejustasbloodthirstyasanyotheranimals,Ialwaysbelieveso.Howcouldwecallourselves"civilized"?Merelybyself-hypnosis.
不太喜欢这么直白的表现暴力; 片名来自林登约翰逊:"So we must be ready to fight in Vietnam, but the ultimate victory were depends on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people who actually live out there."(神似Bill Murray的家伙)
8.0 借着两行不一致的机翻字幕勉强看完,但还是很不错。手法其实并不高明,但在今天这个国家或许有一点意义在于谎言可以是一群人商量好说出的,很少大众明白这点。片子虽然遭到抵制,但是75年还是上了,而在咱们的土地,就算拍出这种东西,也肯定不会有再次争取光明的机会。片子本身,亮点在于以残酷代替哭诉,摄住观众不争气的眼泪,将其转为怒火和对过去和未来深深的恐惧。
不太喜欢这么直白的表现暴力;片名来自林登约翰逊:"SowemustbereadytofightinVietnam,buttheultimatevictoryweredependsontheheartsandmindsofthepeoplewhoactuallyliveoutthere."(神似BillMurray的家伙)
容纳了各方话语。有几处印象较深,两个人越南人嘟囔:他们先是随心所欲地轰炸,现在又来拍电影了;一个罗伯特肯尼迪的幕僚谈及肯尼迪遇刺,哽咽后说itbegantolookthere'snowaytochangethecountry;有老兵说enjoythewar,有老兵痛心失去的美国人的自豪;白宫的晚宴VS越南的葬礼
硬是对着机翻字幕看完了,其实整个纪录片没有很明确指出特别重要的部分,主要还是在阐述某些事实,看到那些越南的无辜百姓被枪杀的画面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也难怪当时有些士兵在战争的过程中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正在做正确的事情,尤其是杀死那些手无寸铁的人,更何况到后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想不到越战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了。
片名翻译差,跟智慧有什么关系?片中体现太多的主观看法,白宫晚宴上的鼓掌与B12投放炸弹的蒙太奇太牛逼!但是其实还是有很多漏洞,缺少越南军队一方的采访,那些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越南人也披麻戴孝那段,是死去的越南军人,那不就是正常吗?通过这个对比有点太刻意,就象探着头质问美国政府
放映結束的一個debate:”people don’t prevent war actively and all together bet they become rich through war. And we are pounds that make them rich.”
现实主义手法展现战争残酷再真实不过,双方政客士兵平民洗脑教育俘虏妇女日常生活对比,一场建立在钨锡矿共同利益上谎言催化的战争,各种血肉淋漓,政客教科书级别的演讲,home with honor的标语,不想有人napalm自己小孩的痛苦,life is not important讽刺
看完真想往美国人头上扔汽油弹,很好的反美宣传片。选了普通越南受害民众、美国战俘英雄(类似于比利林恩啊)、越战各种士兵(认为这战非正义的逃兵、落下残疾的、后悔头汽油弹的、滥杀百姓的、凌辱战俘)、批判政府作出错误选择的美国人等等各个角度来记录,纪录片里难得的涵盖多方面的客观记录方式。
作为一部纪录片,片子用非常传统但是精准的方式切入了越战这一触动多少美国人的事件。素材运用的丰富性让人很好的能够迅速捕捉到导演想要传达的主旨和精神。非常喜欢导演运用素材的方式,在不经意间给了人们恐慌和绝望之感。战争的残酷和权力的渴求纠结在一起,有时候让普通大众的无能为力显得更加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