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史蒂夫·乔布斯 / Robert X. Cringely 导演:Paul Sen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Robert X. Cringely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12-9-6 别名:贾伯斯–遗失的访问(台) 用户标签:纪录片,乔布斯,访谈,美国,Jobs,Documentary,2011,采访 片长:72分钟 imdb编号:tt2104994
A conversation with Steve Jobs as he was running NeXT, the company he had founded after leaving Apple.
《史蒂夫·乔布斯:遗失的访谈》下载观后评论: 看完纪录片我怀疑乔帮主的爱豆是图灵?我个人是从塞班系统的诺基亚直接换到了ios的苹果,至今没有用过安卓系统,虽然没有了乔帮主的苹果不再拥有灵魂,乔帮主的一些设计理念也被打破了,发布会不再被期待,但是同类比较依然没有更好的选择。此外又习惯了ios的操作系统。重点是苹果的产品非常符合我的审美,傻瓜式的便捷操作深得我心!敲黑板:乔帮主满足了我学生时代对于电脑的幻想,什么时候能出一个不用开关机那么麻烦,可以直接拿来就用,体积轻便,颜值在线,操作便捷的电脑?ipad诞生。第一个ipad购于新加坡,很牛叉的可以插SIM卡。乔帮主预言的以后电视购物网络也可以实现并且有很大的空间,现在李佳琦验证了?乔帮主真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重新定义了整个行业,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样的公司才是CVC的最爱
乔帮主说:要重视新技术,更要看到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前景。第62分钟,记者问:你怎么看未来10年的技术发展趋势?乔帮主答:软件行业正在发生两件激动人心的事,一个是面向对象编程,另一个就是web。计算机不再仅仅充当计算工具,开始承担通信功能,web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电视购物很快会被web取代,网络将成为最直接的销售渠道……他说这些话时是1995年。同一年,amazon诞生;1998年,谷歌、腾讯诞生;1999年,阿里巴巴诞生;2000年,百度诞生;2003年,淘宝诞生;2004年,facebook诞生;2006年,Twitter诞生——他用近乎恐怖的预言,证明了自己的判断。
他真的是一个超级聪明的人,不光光是智商,他懂得思考。编程语言在他的眼里是liberal arts,教会他思考。显然这门语言没有教会主持人如何思考。就像他说的,会计部门用standard cost来做 accounting的时候,没有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问了,而且花了几个月去研究,然后知道自己公司要怎样避免那些问题。我觉得就是他一直在思考,在问为什么这样做,才一直让苹果打破边界,打破常规,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且当他说他25岁身价就超过一亿,但他不是为了钱来做这个公司。我相信他。从小时候的兴趣,一直以来对这个的热爱,让人看到的更多的是他致力于问why,改变的过程。
为什么不做银行家而要做诗人。 为什么要做计算机?Because they are the medium that is best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some feelings that you have, you want to share with other people. 这最终由你的taste决定 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 Picasso “We have always been shameless about stealing great ideas.”
-全神贯注地看完了,不敢有一分钟思维的松懈,伟人的思想、境界是真的高。乔帮主真正追寻的事物是公司、产品的完美,是品味、对于美的追寻,是一种超越生活本身的,精神的卓越。-他其实不是一个顽固的人,相反他非常开放和包容,他的思维体系是不断改进的,他可以接受别人的建议,只要有道理。他或许有些不近人情,但正如他所言“和真正优秀的人一起工作是不需要考虑面子的,可以直来直往地交流”。是啊,一个正在追寻完美的人是不会在意自己面子的,他们在意的是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人活着是要追求极致,并分享给同类的”
已经去世了的两位伟人:BillCumminghamandSteveJobs一位是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是伟大的商人与技术产品经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视金钱为粪土Howdoyouknowifyouareontherightdirection?Youknow,ultimately,itcomestothetaste.ThebiggestproblemofMicrosoftisithasbadtaste.
讲述一段1995年对乔布斯的70分钟采访。他谈到了如何与计算机结缘,对产品的看法,对人才的看法,如何看待微软与模仿,对未来10年的预测等。看完这个访谈,更容易理解牛顿的那句话“我看的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为在各方面都和最顶尖的人合作,并追求完美,才具备了引领消费的能力。这个采访较短,只能从乔布斯的只言片语中去解读他,若结合《乔布斯传》,可以更立体地了解他。
1995年对行业代表性的兴衰,行业未来发展都有很清晰的思路。对于施乐的失败在当下我也觉得很认同,另外关于目标产品不停地需要调整到能够实施,不仅需要极强的决策性也需要长远的目标性。对重点部分的把握。这两点我认为也是我们公司正面对的局面。同时关于五个核心员工的理论可能很大意义上目前也是。关于核心团队自己的处理和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很棒的纪录片!
追求极致,分享给同类,这样人们才可以共同进步。乔布斯的很多理念太有趣了。Macintosh团队里有音乐家,有诗人和艺术家、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们也恰巧是最懂计算机的人——但如果没有计算机,他们也会在其他领域创造奇迹。大家各自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Macintosh因此吸收了各个领域的优秀结果。否则的话,它很可能是一款非常狭隘的产品。
除了在产品体验和审美方面的造诣,这个访谈还呈现了乔布斯在商业管理上的能力,以产品流程举例:聚集一群A player研究产品创新,融入团队品味、客户定位、财务价值的考虑,调动各环节确保产品方案落实,最终在销售环节交付产品。是时候把乔布斯传再翻一遍了。补充:乔布斯还点了一下不同公司中各部门话语权重的根本问题在于靠谁挣钱。
与超级自信的人相处,不用在乎他们的自尊,因为大家的关注点都在工作上;社会上许多领域最优秀和最普通的差距不过是1-2的差距,但是互联网之间的差距可能是10倍,50倍;公司达到一定程度的垄断,营销人员比产品经理更受重视,研发人员受到排挤,这是不对的;乔帮主谈话真的很睿智。
十几年前的访谈今天来看才更能感受到那种天才的直觉和超前的品位。和传记电影不同的是,采访中的乔布斯异常温和平静,坦率和真诚,对昔日的同事朋友不刻意吹捧的客观评价,对未来的敏锐而准确的判断也大方地分享,反正,“idea很简单,但是你们就是做不好”
《遗失的访谈》-也许是我看过最好的访谈类纪录片。乔布斯在回答每个问题前会停顿思考几秒甚至数十秒。但他开始回答时,你会被他的语言和思考打动,甚至着迷,丝毫不会觉得枯燥。天才是如此相似,最近每次看到周星驰的访谈,总觉得和乔布斯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