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寓 Arnon Goldfinger
主演: / / 导演: 语言:德语 /
主演:Arnon Goldfinger / Hannah goldfinger / Gertude Kino
导演:Arnon Goldfinger
语言:德语 / 英语 / 希伯来语
地区: 德国 / 以色列
编剧: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12-06-14(德國)
别名:Ha-dira
用户标签:纪录片,以色列,德国,iDOCS,卐,2012,2010s,人性
片长:97分钟
imdb编号:tt2071620
自从20世纪30年代的主人公的祖父母移民到巴勒斯坦,他们就一直住在特拉维夫一栋包豪斯式建筑的三层。如果不堪窗外的风景,就会有置身于柏林某座公寓的错觉。奶奶98岁的时候去世了,去世之前,她要求她的子孙去他们的公寓里清理留下的东西:物件、相片、信件以及文件等等。整理这些物品的过程,让人们再次回顾了那些多灾多难并且不为人知的过去⋯⋯
第63届德国电影奖最佳纪录片(提名)亚伦•戈德菲戈尔 / Thomas Kufus
犹太锡安主义与德国纳粹的友谊,或许是民族主义留给自己的一丝体面? 而一个人一个家庭在面对历史的创伤,除了避而不见,似乎也很难有让伤疤愈合的方式了。“这些问题第二代是不会问的,只有第三代才会问。”那些沉重的过去仅仅过去几十年就已经与当代远离被遗忘,我们必须要不断的问不断的寻求答案才能不重蹈覆辙啊
有比较才发现导演对素材的掌控能力强有多重要.幽默 风格鲜明 思路清晰的叙事很拉好感.导演挖到真料加重了力度.揭秘祖辈更为探究人心加深了深度.但个人认为导演对二代漠然态度的不停追问有些幼稚,世上的明眼人选择性目盲时必有它的苦衷.妈妈怕伤面子又憋不住提问太逗了.btw由衷赞叹艾达开明的立场
第一视角的纪录片,在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下试图阐释严肃沉重的历史命题,揭开一个被犹太人刻意遗忘的时期,生动毫不枯燥。镜头随着导演的脚步转换,衔接流畅详略得当,母子坐火车去德国、雨中去墓地的场景精致得就像艺术片,留白恰到好处。发现以色列电影钟爱开放式结局,大概因为太多问题是无解的了。
导演的外公外婆真不要脸。揭秘犹太复国主义激进份子与纳粹曾经有过短暂的蜜月期。德国纳粹希望犹太人能移民中东,变相清除国内的犹太人;而犹太复国主义者更是借机与纳粹宣传部做深度合作,甚至建立了家庭间的私交,友谊保持到战后,家里有人被纳粹屠杀了,也不能影响的友谊。
了解祖辈的历史,多少是为了铭记,多少是为了窥探。几年前看过,外国人名盲患者没有记清楚人物关系导致没有看明白,今天重看终于明白了。没有找到的墓碑和没有找到的答案一样,被藤蔓埋藏在隐秘的地方,那些为了忘却的纪念和为了纪念的遗忘,像藤蔓一样生生不息。
我是很喜欢这部的,导演非常认真,非常考究,毕竟涉及到一个严肃的历史事件,也见证了名门望族所拥有的强大的社会资本。看导演的资料,知道了导演曾经还学过哲学,在此之前已经创作了其他很不错的片子了,期待其他作品
一开始就是普通的家庭录音带,处理外公外婆的遗物,没想到后面硬是给导演调查出了一段长辈们和纳粹的关系,然后寻找各种相关人士,揭开没人想再提及的伤疤。到了德国后,在雨天中寻找失踪的祖坟,实在茫然悲催
2012/11/05如果说上一代人的友谊是各取所需你情我愿,这代人的所谓友谊看上去更为虚伪。探索真相有时只是寻求道歉的一种借口吧。我倒是很欣赏片中一个老奶奶的态度,“我不回去,我也不愿原谅”。
这是个发现自己的德国犹太祖父母和纳粹高官是lifelong的朋友的故事。 如果纳粹Von Mildenstein 的第三代能够拍一部关于这个犹太复国教德国高官的故事,就更有趣了。
片子本身还行,但是非常反感导演对老太太的所作所为。强迫一个无辜的人相信一个对方不愿相信的残忍真相,最后还公之于众耀武扬威,太恶心人了。
对于祖辈们的历史,我们多数人是不甚了解的,而死亡之后的清理就成为一次重要的回溯之旅,那些物件带着我们一点点打开尘封的记忆。????
"一开始,我只是想记录我的家庭."有些镜头虽然是实拍,但剪辑除了互联网时代动画演示片的效果,挺好的。很沉重的命题,看起来并不闷。
一个很幽默沉着会讲故事的导演啊。不喜欢纪录片消费情感啊呼天抢地啊,这故事讲得有趣内敛。这两天看的以色列电影都很好。喜欢犹太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