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朱小片
导演:胡庶
语言:Hmong
地区: 中国大陆
编剧:胡庶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07-01-29
别名:I Want to Dance / 開水要燙 姑娘要壯 / 开水要烫 姑娘要壮
用户标签:苗族,纪录片,中国,中国电影,胡庶,2007,中国.大陆,大陆电影
片长:85分钟
imdb编号:tt1071305
苗乡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苗舞比赛,地处月亮山区深处的计怀寨也准备组织寨里的姑娘参加比赛。小片是寨子里一位体态丰满的少女,不喜欢读书,喜欢刺绣,她特别想参加苗舞队。但乡干部跟村长有交待,要选拔苗条、高挑的姑娘参加,小片自然被村长拒绝了。不甘心的小片,一次次地央求村长,被缠烦了的村长便随口说道,只要小片能瘦下十斤,就让她去参加。为了能瘦下来,小片便开始用各种方法来减肥,闹出了不少笑话……
《开水要烫,姑娘要壮》下载观后评论:
1、教育困境(村民认为读书不好,使人懒惰,女人读了害男人,思想上就不认可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局长”的涂鸦,一系列部门推诿,最后还需要化肥厂的厂长来解决小片的读书问题,而厂长要的是打广告,着实讽刺。老师虽然有心,却面对无心学习的孩子、反对教育只想退钱的家长、互相推脱的上级,深深地无力。没经过教育的小姑娘被大叔骗出去打工,偷偷跑了,这也说明,教育在这个乡里是多么的缺失。)2、审美标准(城里姑娘的纤细,乡里姑娘的丰腴。领导喜欢细条条,而一百斤的小片最开始就被淘汰。“城里姑娘吃都吃不饱,怎么会打嗝呢?”这一切都在质问,什么才叫做美?小片虽然最后也没有减肥成功,但是片尾她在水边梳她的头发,又何尝不美得惊人呢?)

1、小天的线不稳,减肥参演的核心不突出;2、苗族生活与风情大线条勾勒,不够细腻;3、教育的部分似乎是更想表达的问题,最后的一封信扎心了;4、表演一般,但从中流露出的原汁原味还是可贵的;5、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局长”;6、干净、空灵,贫瘠似乎不是幼小心灵追求自我的障碍。

有诚意也有趣。虽调侃为苗族版的《一个都不能少》,但主线还是不够明朗,美学风格和美学表现也不够集中。挺值得表扬的是其中的针砭时弊,有不少情节还挺诙谐幽默的。可挖掘的地方很多,即便大多是蜻蜓点水,但也在有限范围内做到了让人意会。不由得夸一句:朴实到心坎,可爱到心疼。

是也乎,( ̄▽ ̄) 这电影都有龙标, 但是, 主要城市基本不可能有排场...故事真水无香, 原生态的村/事件/场景/人物/环境/物件/...可以说, 除了台词, 都是现成的真实....只是为了过审, 没敢表露任何导演意识, 可以说是非常合格的作品了.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真实、质朴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又让人啼笑皆非。。现代社会对农村的影响和矛盾就这么不轻不重的体现在这么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影评里放的导演的访谈很有趣。。总的来说。。。我个人很喜欢。。最后那部分的配乐也很棒!

挽救了我对电影的认知。这段时间无论什么电影看起来都做作,假,机械,套路,乏味。经典的,得奖的,好评的,全都觉得像演戏,人本来就是演戏嘛。但是,这个电影挽救了我的认知,不全然是演戏,真实淳朴的触动,驱赶了虚伪和做作。好看。

10.08@黔东南 男权社会治下的狭隘审美及所引发的进食焦虑,山高水远亦未能幸免。社会学意义。堪幸这片火候拿得特别好,虽旨在反思批评,却处处做得朴素动人。苗寨的多样化风情、少女的失学迷局、励志桥段的跳剪,均可一看。
非常有趣的少数民族电影,幽默、诙谐、真实、自然。导演胡庶非常懂得指导非职业演员,并借助运镜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就反映少数民族生活与生态而言,该片不输《碧罗雪山》,虽然少了些沉重感,但对现代社会冲击的反思同样贯穿全片。
10.08@黔东南男权社会治下的狭隘审美及所引发的进食焦虑,山高水远亦未能幸免。社会学意义。堪幸这片火候拿得特别好,虽旨在反思批评,却处处做得朴素动人。苗寨的多样化风情、少女的失学迷局、励志桥段的跳剪,均可一看。
开水要烫,姑娘要壮,姑凉不怕开水烫,壮志只酬身先瘦。“辅导站能不能想办法,不让小片辍学”——辅导站批:可以,但需乡财政上的支持。财政局批:这事归扶贫办管。扶贫办批:今年经费已用完…美刺二端,再穷不能穷教育…
看了访谈之后才知道是苗族村落里的非职业演员出演,拍摄过程中也有导演在现场临时获得的灵感,总体来说还是挺有真实感的。但是农村姑娘减肥这个梗的立意可以挖得更深一些会更动人,故事叙述还是太平,缺少大波澜。
中间舞蹈是点睛,既是淳朴乡情的展现,又是人物情感的铺陈。其实更重要的,是全片作者所传达的不仅是清新自然的苗寨故事,还有深切的对于文化保护的关切。那种带有绝对的骄傲和苦痛的情感是很难由外人拍出来的。
参加苗舞比赛是小片最大的愿望,为实现这个目的,她要读书和减肥,最后阴差阳错参加了比赛。影片从这个角度切入,穿插了苗族民族文化元素,使整个影片自然清新,民族风情浓郁,带动观众关注主人公的故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