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约翰·皮尔格
导演:Christopher Martin / 约翰·皮尔格
语言:英语
地区: 英国 / 澳大利亚
编剧:约翰·皮尔格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07-06-15
别名:
用户标签:纪录片,政治,美国,Documentary,英国,2007,澳大利亚,纪实
片长:UK: 96 分钟
imdb编号:tt1029172
这部纪录片是屡屡获奖的导演约翰·皮尔格的新作。[约翰·皮尔格成长於澳洲悉尼,目前定居英国伦敦。他是一位优秀的战地记者、作家与制片家,两度获颁英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年度记者”。皮尔格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最受肯定的报导作品发自柬埔寨(收录于《别对我撒谎》一书)与越南。皮尔格曾荣膺“年度国际记者”与“联合国媒体和平奖”。他的纪录片得过法国“无国界记者”大奖、艾美奖,以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颁发的“理查丁伯比奖”。皮尔格三十年来锲而不舍地揭露世事真相、奔走倡导人权,在2003年获颁“苏菲奖”。译者注]本片认为,美国非但没有像声称的那样要给全世界带来民主,反而正竭尽所能地想要扼杀它。
影片单独与美国政府官员进行对话,包括一些特工,他们首次在影片中披露上世纪80年代CIA是如何在拉丁美洲挑起战争的。Pilger认为,真正的大众的民主其实更有可能存在于拉丁美洲的穷乡僻壤间,那儿穷苦人民的民主运动经常被西方忽略了。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下载观后评论:
约翰·皮尔格是一位资深调查记者,极其令人敬佩,他的这部纪录片展现了委内瑞拉、萨尔瓦多、智利、危地马拉等拉美国家的民主实践和在世界舞台中的飘摇,可以了解不少拉美式民主和暴政的信息。不过,如果把这部作品看作对美国式民主的批判,那就南辕北辙了。皮格尔令人敬佩的地方在于揭示一种困境:美国式的民主制度是好的,然而为何一旦有国家开始实践这种民主并与美国产生利益冲突的时候,美国在权衡利益之后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打压,哪怕做出扶植独裁者这样明显违背美国价值观的事情也在所不惜。这种帝国主义的霸权和民主根基的价值观是怎么融合在一起而不精神分裂的呢?顺便一提,拉美那些所谓的独裁和暴政,在地中海东边一路过来真的是不值一提。

站在2019年看2007的“纪录片”,当年盛赞的民主战士查韦斯留给了委内瑞拉一个烂摊子;而这个烂摊子早在拍摄时就被当时拉来讽刺的商人阶层言中;民主还是民粹?尚未经历启蒙运动,民智未开甚至还处于文盲阶段的“人民”怎么能分得清,而越是处在蒙昧阶段,越容易被民粹主义煽动,进而成为“乌合之众”;纪录片揭示了媒体的不客观和导向性,自己是不是也是偏执的一味反对呢?中情局特工所持的“国家安全利益”观点,虽然结果很残酷,却是美国在全世界推行“民主”的根本原因。

政治活动直接关乎于对现实利益的支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肮脏的、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这是人性使然,任何一位政治家,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种体制都没有办法消除这些丑恶。与其当一个愤青,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一天到晚批这个骂那个,倒不如想一想怎样才能在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将政治的恶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乌托邦的政治理想可以有,但一旦尝试将其付诸实践,几乎必然会导致一场灾难。历史已经不止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没有国家能自行其是除非是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帝和自由毫无关系,他们残暴,他们只管征服、偷窃、控制和秘密。自1945年以来美国试图推翻50个政府,其中很多是民主政府,在这个过程中,30个国家被攻击、轰炸,造成无数生命损失。”啊哈哈,对美帝炮火全开,还以为导演是另一个迈克尔摩尔,无惧自曝家丑,却原来是美帝盟友国的资深反美斗士,想到这一层,耐人寻味。
美帝和我朝一直以来都进行「...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教育,patriotism是两国鼓吹的利器。不过美帝相对开放自由太多,想了解真相的人总能找到渠道,我朝则相对奴化。叫人担心的是再过几年,当John Pilger重温这部纪录片时,会否有我们现在去读1945年前的《新华日报》一样有趣和富有黑色幽默。
美帝和我朝一直以来都进行「...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教育,patriotism是两国鼓吹的利器。不过美帝相对开放自由太多,想了解真相的人总能找到渠道,我朝则相对奴化。叫人担心的是再过几年,当JohnPilger重温这部纪录片时,会否有我们现在去读1945年前的《新华日报》一样有趣和富有黑色幽默。
当外国势力(美帝国主义)在我国煽动的一些反动情绪时,也有很多愤青出来响应他们所谓的民主。如liu si事件、moli hua运动等,那些所谓受过高等教育后对自己国家的体制不满的人们,你们想要的是最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民陷入被他国杀戮的沼泽深渊之中才是所谓的民主吗?如果连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满足
每当看到这种以阴谋论为底色的纪录片就禁不住对导演高喊“WelcometoChina”,因为这样一定比正儿八经的什么天安门中国革命三部曲之类的有趣多了。说起来共同标榜追求民主的比不同国家的富人间的差别大多了,明显的中美是争霸好基友,天朝的显贵们自然觉得稳定是福,这才好跟美国争霸再造一个中帝啊。
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power,它可以时刻通过牺牲他国的利益和人民来维护自身,星球上的人们都希望进入这个power的中心,那里和平美好,有着每个人都渴望的精神--民主,这也是它维护自身的武器。民主还是民粹很难有清晰的界限,有社会的存在就会有穷人和富人,而民主是让穷人和富人都有希望的社会秩序。
当外国势力(美帝国主义)在我国煽动的一些反动情绪时,也有很多愤青出来响应他们所谓的民主。如liusi事件、molihua运动等,那些所谓受过高等教育后对自己国家的体制不满的人们,你们想要的是最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民陷入被他国杀戮的沼泽深渊之中才是所谓的民主吗?如果连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满足
3月28號john pilger要在墨爾本的marxist conference裏面作報告, 早已買好票. 非常期待! democracy belongs to the street, the barrios, the fields and the minds of people.
本片记录了美国如何为了本国利益,在二战后先后颠覆四十多个国家政权,扶持了从中国的国民党政权直到遍及拉美的军事独裁政权。彻底戳穿了美国打扮成民主斗士的画皮。本片认为,美国非但没有像声称的那样要给全世界带来民主,反而正竭尽所能地想要扼杀它。影片单独与美国政府官员进行对话,包括一些特工
这种片子的存在不是板上钉钉的解惑而是存惑,引发思考和反思。不是扯皮而是要讨论。不是从此活在一个劲批评别人的生活中,而是开始反思自我。自由民主不是外送匹萨,是自家厨房调和每个家人的homemade饭菜,当然,你知道的,做菜的时候邻居和亲戚是可以给意见的,注意是给意见,不是强加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