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红色翅膀:火烈鸟故事 Matthew Aeberhard Leander Ward
一部关于火烈鸟生活周期的自然纪录片,影片拍摄于坦桑尼亚北部的纳特龙湖。 在一个遥远且被人遗忘的野外,还存在着大自然最后的伟大杰作:数百万有着红色翅膀的的火烈鸟
一部关于火烈鸟生活周期的自然纪录片,影片拍摄于坦桑尼亚北部的纳特龙湖。 在一个遥远且被人遗忘的野外,还存在着大自然最后的伟大杰作:数百万有着红色翅膀的的火烈鸟正展开双翼,经历着出生、成长和死亡的生命旅程。 影片中有着太多此前从未被摄影机记录过的雄伟影像,并且记录了这群濒临灭绝的稀有生物是如何为了生存而抗争的。《红色翅膀:火烈鸟故事》下载观后评论: 小时候常和爷爷一起在老家守着电视看《动物世界》,那时候无非妄想学会至少一种动物语,无非为它们的外观、生存方式、生存环境惊奇震撼不已。看得久些后我隐约觉得,或许任一处地方,任一种生命,都有规则存在,且规则残忍。从前总怨拍片的人不救下动物幼崽,不明白从猎物嘴里逃生的幼崽长大后为何成为其他幼崽的猎物…不解不安无力都有过,也都多少还在吧。但现在我很坦然,坦然明白规则残忍,同时稳固、合理,这些规则都叫做自然。而自然就是,不勉强不局促不干扰,让一切自由。所以我想,我该平静着,平静应该是最好的尊重吧。“自然”一定是许久平静着的,它平静包容所有可能,承载每种色彩和声音;这一切才得以成为自然独有的美;美有千万种情绪,自然有千万种平静的美;大美不言。疫情结束回国后,想和爷爷一起再看一次火烈鸟的故事。
真的是好看,全程就在感叹好可爱好美好壮观好可怜之类的。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火烈鸟,甚至我的床单、枕套都是火烈鸟的。每次去动物园都会想看看他们的大长腿。火烈鸟在小的时候超级可爱,超级萌,在长大之后变红之前感觉就有一点点不好看。片子还是有写实的部分,说烈火烈鸟的幼鸟被吃了后还有各种女巫。但是还有很多疑问呢,例如说那个粉红色的火炬是是因为火烈鸟死掉才会变成这样吗?他们都几千几万只的生活在一起,火烈鸟父母如何找到自己的孩子呢?如果真的掉了队的火烈鸟还能再找到队伍吗?他们在没有下雨的那些时间飞走会飞到哪里去呢?他们的寿命真的有40年吗?三个月的火烈鸟就足够大了,那1岁和40岁的火烈鸟看起来会有区别吗?他们是每年都可以生孩子还是只有在固定的时间啊?还蛮喜欢这部片子的,也蛮喜欢火烈鸟的。
客观而冷静的叙述,节奏沉稳,不紧不慢,但情到浓时,却依然催人泪下。看几只幼雏腿上裹着厚重的盐块磕磕绊绊、离队伍越来越远看得很不是滋味,大概是泪点太低。留白的艺术在这里被运用得出神入化,更多时候只余画面;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到了后面慢慢地也就学会了沉入其中、自行理解;当然,也不是全然的空白,优美而恰到好处的bgm贯穿始终,像一位优雅的绅士。Arrival of the Birds是靠前时就出现的bgm,但早在初二还是初三时就在《万物理论》里听到过并被深深震撼。在那里,讲述的是一个时钟倒转、回溯奇点的故事,在这里却是一片荒芜迎来了勃勃生机;就像老友重逢,各自又有了新的故事。相同的是,两次都被从心底里感动到。
火烈鸟是因为吃了盐水湖里的海藻才变红的,眼睛、羽毛和脚都变红了。神奇的求偶舞找到配偶后,就用干涸的盐筑窝孵化小鸟。那么多的幼鸟在一起游来游去,长途便宜,大鸟来骚扰的那段真有反派电影的感觉。那只双脚围满盐块的小鸟,孤单单一个长途跋涉,最后到达新的湖那开始谨慎然后欢快的身影,真的太美好了。鸟儿们逐渐长大,也开始学会飞翔,又开始了下一段新的旅程。湖的四季和鸟儿的四季,火烈鸟不是候鸟,它们是游牧者。画面构图美极了,又很克制。最后的字幕依然抛出了那个早就存在的问题,污染和人类活动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可怕的影响,我们还能看到他们的色彩多久?
看的时候就感到一种生命的力量,但是又不止于此。在辽阔浩渺的沙漠和湖面上,火烈鸟出生,成长,迁徙,最终消亡。当历经自然险境和成长跋涉后展翼腾空的一瞬间,壮美,震撼,都不足以形容这场华丽的生命旅程。人生不也如此吗?剥去社会的,世俗的,物质的束缚,历经各个阶段蜕变的苦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找到生命内在的能量,体验生如夏花的绚烂和喜悦,才不枉此生。画面宁静瑰丽,音乐优美动人,相得益彰。万物有灵,自然本身就有其诗意美丽的一面,敬畏她尊重她,探寻和发现自然和生命之美。
①火烈鸟、火山和火山下的盐湖三者之间的“爱恨情仇”,其实就是讲自然界很平凡的繁衍生息,讲一个平凡的物种,和它们的平凡的一生。②不像BBC的自然类纪录片那样主观,更多的展示自然本身的样子和声音,所以在前面一半之间有时候会有一点点无聊,但是所有画面都是美的!当然摄影师技术了得,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大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③音乐很好听,尤其是大约50分钟的时候,小鸟群游,由左到右,音乐响起,哇这时候会觉得美好。
火烈鸟,是自然界中美丽的奇迹,是令人尊重的存在。资料上说它们红色的羽毛和眼睛跟它们所吃的藻类有关,我却固执的认为和生来喝的第一口水是父母的血液有关,父母怕幼崽们渴,所以把自己血液喂给孩子喝,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他们死后又化作大自然的一部分,成为自然中的另一种美丽,真的是十分令人敬畏的生灵。很想拥有一片从火烈鸟身上掉落的羽毛,以此来触摸这美丽的灵魂。
火烈鸟的的世代故事,配上神级的配乐,就像一部史诗。soda, arrival of birds和transformation三首配乐分别演绎了故事的三个部分,归程,离开,最后再一次回归,华丽至极。“也许你还可以称呼它们为闪电鸟,火鸟,或凤凰,但它们总会扇动着火红色的翅膀,再次飞回到这里,再次在火山灰中筑巢,湖的孩子们将再次诞生。”
种群生命的一生吧,气候地理,它们的习性与特点,求偶生蛋孵化。成年之前他们并不能离开地面,这意味着一定比例的幼鸟夭亡或者被敌人吞噬。那些成为能够俯瞰湖泊,火山的鸟,又开始游牧,求偶,哺育幼鸟。影片唯美与哀伤,配乐用心,那些求偶的鸟群张开翅膀的时候,我想起封建时期欧洲宫廷里面盛装起舞的男人和女人。我也因此想什么是人类的自发秩序。
印象最深的是落单的火烈鸟幼崽,纤细的小腿上慢慢地沾满了盐,越积越多,但它还是努力而又非常吃力地迈着越来越重的双腿,试图赶上大部队,可是,环顾四野,只有孤零零的它一小只,它啾啾呼叫,却始终无法得到任何应答。饥饿与疲惫和恐慌将它埋没,它还是奋力赶路,它的结局,我们知道是无望而惨烈的,摄像机虽然没有记录下来。
看过的最好看的动物纪录片!肆意铺展开的自然是诗行,是艺术,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是孕育美的祈愿,但自然也是不完美的,在火烈鸟来去迁徙的史诗般宏大场景中,繁复曲线和华丽色彩令视觉餍足,聒噪杂乱的鸟鸣却让听觉受罪,于是人工配上了灵动乐章,使这一切美轮美奂,臻于完美,似一个浩瀚绵长的梦境。
其实最开始吸引我的是OST,一首Transformation便深深地被摄魂,镜头随着红色翅膀翱翔在坦桑尼亚的纳特龙湖,搭配着精巧贴合的BGM,一帧帧述说着生命的壮美辽阔和气象万千。任何溢美之言在伟大的作品面前都失去魅力,去看去听去感受,八十分钟的火烈鸟生命之旅,其义自现。
视觉盛宴,致敬。但其实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答,比如它们变色的原因究竟是因为碱的作用还是盐的作用还是微生物作用。natron到底和其他的盐湖有什么区别这么受偏爱,是因为火山吗?以及为什么火烈鸟要把自己的血给幼崽喝等等等等。但他真的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所以这些我可以自己去查。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