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arly 50 years prolific carrier of Sylvester Stallone, who has entertained millions, is seen in retrospective in an intimate look of the actor, writer, director-producer, paralleling with his inspirational life story
《史泰龙的传奇》下载观后评论: 史泰龍是有突出人格魅力的明星。然而實際上他用一生在填補空洞,小時候直到中年的被父親的輕視曲解,年老喪子獨守空房,而中年事業的成功也成為他填補年幼缺失的一種復仇。和做事周全行為縝密而富有目的性的施瓦辛格相比,史泰龍多了一份美國式的進取精神與感性衝動,比如洛奇的開端還有敢死隊的拼命都是源自一份執拗,這也是史泰龍的魅力所在吧,他更像一個精神偶像。洛奇是史泰龍的人生歷程寫照,非科班出身的小人物一路上行成名立萬,一路經歷行至巔峰的鮮花和最後面對衰退的坦然;蘭博則是史泰龍真實內心世界的外化:內心創傷不形於色、不善表達、隱忍堅毅,鋼鐵肉身下有一顆敏感的心。這兩個超級IP展示出的idol都完美合乎了美國當時的社會思潮,成為全民偶像是必然。蘭博也是我最愛的影視男性角色,是男性原始野性的完美形象,沒有之一。
近乎纯自述的个人纪录片,所以难免会有点自恋在其中。就连重合了大多数职业生涯的”死对头“施瓦辛格和他引以为傲的儿女家人也只出现了几分钟的镜头。整部电影几乎是史泰龙让观众用最短的时间来了解这自己这个“动作片艺术家”,但我更希望史泰龙单开两个系列来讲洛奇和第一滴血系列,整部纪录片都是以洛奇和父子关系为底色,其实他就是把自己搬上了大银幕,第一滴血系列更像是他心中的理想化父亲形象。这两个系列伴随了他的一生,道尽了他的荣誉、他的痛苦、他的坚韧、他的回归初心。这是难得的以“艺术家”为拍摄对象后最后又积极的回归生活。看完会觉得史泰龙是一个在表演和导演上没什么天赋的人,但就是这些经历让他创造出了两个名垂影史的系列电影,他的身上有一种当今时代已经诞生不出的很硬汉的人格魅力
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听说史泰龙,那时候其实还没怎么看过什么电影。可见史泰龙这人的名气确实还挺大的。只不过记录片拍得确实马马虎虎,并没有太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也许无名小卒都没有留存记录的习惯,因为红了资料才能拍上用场。平铺直叙,讲述史泰龙这位动作巨星的一生,刻板印象就是动作影星,他一生确实也基本上都在拍这一个类型片。可圈可点之处是,他不仅四肢发达,而且头脑也不简单,能武也能文,文武双全就厉害了,身兼演员、编剧、导演数职,累是累,但是品控可以说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了。还有一点比较令人欣赏的是,拍动作片比较容易出意外对人身造成一定伤害,而史泰龙能火这么多年,身上有多少伤且不论,仅凭还活着这一点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其实主要是为了看史泰龙的女儿才看得这部纪录片,结果女儿没几个镜头,倒是对史泰龙有了更深的认识。比起一般人印象中那个肌肉发达的动作明星形象,这部纪录片却更多得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编剧和导演善于思考不断努力的一面,花了很多篇幅讲述他的家庭和成长环境对他的影响。他用自己和别人生活中的真实经历来打磨剧本塑造角色,而这些也让他电影收获成功从而改变了他的生活。无论是“洛奇”还是“兰博”,这两个角色的成功都因为有他自身的很多投射,所以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州长”出镜形容当时他们作为最炙手可热的动作明星相互竞争的状态那一段还挺有意思的,没想到后来竟然还一起合作了。
在阿洛舒华生力加的纪录片之间,选择先看史泰龙,因为大家都说不如前者。如果你没看过《洛奇》和《第一滴血》系列,那你是没有代入感,也不会理解为什么他能如此成功,自会觉得他自恋,如其说自恋,不如说他是无敌自信,就是因为这种不被看好,还坚持下去的勇气,才能打造出这一系列,他不止是演员,还是编剧和导演。纪录片的电影片段回放,一次次把我拉回电影里,经过史泰龙本人的解说,重新理解当时台词和对白都是他的所想所感所经历,更能明白为什么能那么打动人。跟他同一天生日的我,看完之后,希望也从中获取力量。40岁前做加法,40岁后做减法。
史泰龙自传式的纪录片,典型小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总要证明什么。最早认识他是在第一滴血里边的兰博特种兵,绝对把小时候的我看傻眼了,觉得太牛B.纪录片里看到史泰龙居然能写剧本,Rocky, Rambo都是自己写的剧本,而且他深知美国人喜欢看什么,英雄最后胜利,并承认现实中往往坏人胜利,但不是观众想看的。这也解释了,我怎么总是奇怪在影视作品里坏人不够坏,因为这不是观众想要看的。影片里没太说,但史泰龙的第一次婚姻的儿子也参与了表演,但后来不知为啥死掉了,对他有一些打击。总的来说不错吧。
动作巨星史泰龙的自传,讲述了从无名小子开始,如何自编自导自演了《洛奇》系列,并将自己每个阶段的人生感悟放进每一部《洛奇》中,包括与蛮横父亲的爱恨情仇、与女友妻子的相识相遇相爱、与儿子的理解和传承、对事业的追求和探索、对荣誉的追求和淡然等。期间还穿插了在《第一滴血》中对兰博的塑造,在喜剧领域的尝试,以及年老后与其他动作巨星联手拍摄《敢死队》系列的执着。这部片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个一生努力从不懈怠对自己坦诚的史泰龙,虽然可能是他主观希望表达的,但至少也是十分诚恳的!
还行,因为对他得刻板印象,一直认为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傻大个,显然我错了。
从大学开始就保持着写作,并且写出了《洛奇》这样的剧本,果然那时候的好莱坞没有美丽废物。而这样大的年纪,还在筹备《敢死队》现在仍然努力工作,这不就是美国成龙?难怪和成龙关系好。
他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到死才有所缓解,以及自己唯一的儿子意外去世,在电影里表现的对于儿子的愧疚,也许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些少见的个人的东西。
超出许多容易陷入“《艺术人生》式表达”的同类题材,单拎出来看竟然有些惊喜。尤其是我并非他的影迷(甚至是生涯代表作也没看全几部),但对当中的分享却听得津津有味。在已经被流水线烂片、转战小荧幕等等覆盖之后,重新审视当初的荣耀,回首过往挣扎。不能说这样的姿态完全真实,但胜在足够纯粹,也毫无保留。昆汀作为嘉宾受访,也给最终呈现额外加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关于成功,回首失败也值得鼓励。
视角单一到不能称之为纪录片,应该算是一个人主诉表达的自传。影片一开始就是塞满了整栋豪宅的史泰龙形象符号,许许多多的rocky雕像和波普画像。成功给了史泰龙进一步自我认同的资本,追求、成功、认同,这样一个过程周而复始的在史泰龙的生命里循环。诚然史泰龙是有着强烈人格魅力的巨星,我也是爱史泰龙的,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片子拍得太自恋,太主观了。我不喜欢。
影片就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回顾讲述了自己的一生,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第一滴血》,那时候在军队大院的电影院看了好几遍,印象里觉得太好看了,这个系列看了至少3--4遍,尤其是第二部和第三部,初中时跟朋友一起刷的次数多。《洛奇》系列也看过两遍,很喜欢配乐Gonna fly now。影片说不上好看,但作为人物的纪录片,我觉得还可以,4星7.2分吧!
今年真的是明星传记纪录片的大年 从开年的锤哥的极限挑战 到库里的传奇故事 再到梅西和贝克汉姆的金色传说 最后以施瓦辛格和史泰龙这对小冤家结尾 很过瘾 全片很克制 没有夸大也没有诋毁 也知道了史泰龙是个全能的战士 以前不知道他年轻时代还会写剧本 很内秀 很喜欢史泰龙在晚年时期的绅士和游刃有余 尤其是前段时间的美剧《萨尔塔之王》真的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