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让·迦本 Jean Gabin 饰)经营着一家夜总会,进行一些下流艳俗的表演,擅长跳肚皮舞的劳拉(玛丽亚·费力克斯 María Félix 饰)是台柱一般的存在。不景气的经济和亨利的不善经营很快就让夜总会来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亨利认识了平凡的洗衣女工妮妮(弗朗索瓦·阿努尔 Françoise Arnoul 饰),在妮妮的身上,亨利看到了过人的天赋,并且开创了“康康舞”这一前所未有的舞蹈形式。凭借着康康舞,亨利的夜总会再度红火了起来,然而劳拉和妮妮之间日积月累的矛盾却在开业的那一天彻底爆发。之后,一位亲王爱上了妮妮,打算给夜总会投资,可眼红的劳拉却破坏了这桩生意。
《法国康康舞》下载观后评论: 终于把雷诺阿主要作品都补完了~ 这部还修订翻译了字幕~ 一部以【红磨坊】歌舞秀为题材的盛大喜剧片。比及巴兹·鲁赫曼的[红磨坊],本片中的色彩较为真实,虽没有那么浓郁艳丽,但几乎每一格画面的色彩搭配(尤服饰穿搭)都赏心悦目。主线是一位总是处在破产边缘的夜店老板追求事业理想的过程,支线包括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爱关系、多角恋,以及台柱子与新舞者之间的争风吃醋。影片喜剧性很强,市政官员为新楼剪彩仪式上的混乱打闹场面让人忍俊不禁。总体看也是一部扎根于剧院表演的后台式歌舞片,多处对压腿、踢腿和劈叉训练的描写既展现出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苦,也洋溢着欢乐的气息。让·迦本不愧是法兰西曾经最出色的男演员,结尾独自一人坐在后台“龙椅”上情不自禁地随节拍做出踢腿与指挥动作的得意劲儿太活灵活现。(8.5/10)
这个时期的雷诺阿似乎极度迷恋于对色彩的运用,惯用鲜艳明亮的色调拍摄喜剧式的市井剧,强调油画质感构图并强烈突出轮廓勾勒,在气质上总体呈现好莱坞式"合家欢"氛围,但骨子里仍散透着难以磨灭的诗意,与同时期《大河》相比少了那一份绵长与深刻,却多了视听化的冲击力度,全片充斥着的颜色盛宴与歌舞桥段,乃至结尾高潮的康康舞大会,无疑不在对观众的眼睛提出考验,在亮瞎眼的闪烁之后则是难以避免的视觉疲劳。室内调度一直是雷诺阿的拿手好戏,在本片中多用画框景深镜头在前景的对话中透视窗框之后的歌舞场景,这是一种对比更是一种反思,歌舞代表着的豪放热情与人物感情纠葛形成的对比激发着对男女关系乃至舞台背后角色关系的反思,这一手法在后世被安哲发挥到了极致,也上升到更高层面(前景国难悲悯对应远景愚昧无知)
优雅的景深镜头、强大的场面调度,让影片产生了极强的空间感,可以完美的展现康康舞的活力和性感。五彩斑斓的色彩、黄金比例的构图,让画面像是一幅幅油画,在加上胖次和丝袜齐飞的康康舞,表现出作为世界艺术中心的法国巴黎的审美情趣正走向世俗化。华特在举报亨利之后,看到有利可图继续投资他的剧院,表现了zc阶级的关系不过是金钱交易;劳拉因为嫉妒妮妮,在红磨坊快建成时对她大打出手,对王子说出真相导致他自杀,和几个男人保持关系,反映了上流社会的淫乱和嫉妒;就连一心为了实现自己建立剧院梦想的亨利,其实也在利用妮妮的爱情,让她代领康康舞队完成表演。结尾亨利背对舞台坐在王位上,像是一个等待士兵凯旋的王,那些剧院员工又何尝不是像他说的一样,是帮他登上王位的奴隶。
31 MAR 2021 (5-) 智叔死左,回顧特輯有一句︰八十年代時興高大魁梧的演員,身材較矮小的智叔即使早在上海灘擔任要角,也要開始淡居次要了。一句身材魁梧,令我諗起早前睇馮公專欄,提到八運時興周潤發萬梓良此等大舊男角,雖然時代不同,但一直覺得gabin都是大舊型,未必係我所能理解的charm,但穿梭床間的情聖角色,其實可以同萬梓良互通。總體人物關係描寫唔算細緻,但反正最想回味的就係尾段肯肯,gabin瀟瀟地運籌帷幄,女孩們就真的狂舞派一樣,狂歡中比舞,悠然暢快,心曠神怡。
格外丰富且赏心悦目的作品,以一种客观但善良的视角看待社会众生,最后热闹得几近发狂的康康舞后面,是难尽人意的生活与妥协。导演的调度和画面空间感真是绝了,画面中总是来来往往许多人,细节异常丰富,目不暇给,不一定和故事相关,但是趣味盎然。色彩很舒服,印象最深的是prince和nini的1st neighborhood date,粉裙子粉玫瑰和粉桃花。结尾时,剧场老板问一句"do you enjoy theater?",然后红磨坊前空旷马路上的醉汉脱帽致谢,太妙了。
这就对了,开篇和结尾两场大戏的调度才是大师该有的样子。有人说让雷诺阿从美国学来的歌舞片,可能是对导演从影生涯不太了解,让雷诺阿是看着好莱坞电影走上电影之路的法国导演,关注底层、启迪新浪潮都是很以后的事情,所以他对形式主义电影是熟稔于心的,对歌舞片的实践很有可能是留美时期买下的心结,《大河》是催化剂。影片关于红磨坊的历史描述真假各有多少存在争论,但戏剧结构、叙事流畅、色彩鲜明都是不争的事实,三四处金句也是恰到好处,演员与观众双方、情人之间的权利转换很有意味。导演后期佳作。
想起来嘉宝扮演的苏联女干部在巴黎穿着华服带着珠宝一面喝香槟一面大笑。雷诺阿的法国视角太神奇了,一面是颇为深沉的带着命运感的执着、荒谬的世界和举步维艰的生活,一面是欢乐的市民,跳起舞来没人想要停下。为了爱情失意而自杀的外国人哪哪都好,可他的爱情是脑海里的爱情,永远不会用生命来投入真正的生活,不会像穿了红舞鞋一样忍着肢体的疲累,笑的胸口直疼。看看姆们,连娶不到我正生气的小伙子也在笑。身体性的,近乎疯狂的永远生活,就算活成了闹剧而且穿着一条西装裤,也想对着世界亮出雪白的屁股!
片子甜美欢快得如french cancan本身一样。renoir第二部,和十字路口的夜晚完全不同的类型。看到最后zizi斥责nini我才发现,zizi或许真的喜欢过nini,但就好像他喜欢过其他女舞者女歌者那样,但他从来最爱的,也将永远爱下去的是关于theatre的一切。他最在乎的是如何办好一个大家在那儿度过一晚上会非常开心的剧院。原来片子讲的并不是一个女孩如何应对三个男人的故事,而是在盛宴和表演开始之前所要发生的一切。成为他想要你成为的star之前所要发生的一切。
2020.11.30HKFFF2020. 比起电影,更像舞台剧。Nini冲去抱柱子那一幕简直让我目瞪口呆…不过这些蹩脚、做作、夸张的表演方式完全被最后色彩缤纷精彩纷呈的华丽Cancan弥补。Danglard简直魅力四射,难怪谁都吃得定,但最妙的是,他绝对不是个好丈夫,也不会是好情人,但却在50年代就教女性: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没有),要有自己的事业。(坐戏院看老电影的感觉太好了,有种穿越的错觉
也许我们都需要经常有这样的盛宴,使自己从尘世的俗扰中解脱出来,能够获得暂时的自由。此刻的欢愉能够给人莫大的慰藉,能够不再去考虑那些物是人非,活在当下便已经很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寻找,找到了便不愿意再轻易放手,想要寻找永恒的归依。每个人都可能有片刻的高光,但这个世界不可能永远围绕你转,在那些不是你的时代里,也要学会好好地活着,才会拥有未来的希望。
8.2/10,PG-13。感谢让雷诺阿愿意拍彩色电影,让人能看到彩色的鲜活古人。红磨坊的戏自由快乐,在保守的外衣下能如此性感、自由,真是让人羡慕。演员们出其不意的出场方式,观众对演员摸摸碰碰也成为了表演的一部分,且不让人感觉厌烦。突破想象精彩。红磨坊历史比我想象的还要久,真是浪漫。古怪的爱情,兜兜转转是个圈,让人喜欢。如此向大众妥协的商业片,不知道当时有没有赚到钱哈哈哈。
4 outta 4. 另一面的一个明星的诞生,前者总是侧重showbiz背后的爱情和牺牲,总之有点矫情。但法国人对待娱乐产业的态度永远都是热情又冷淡的,热情的地方在于他们是真热爱这个产业,冷淡的地方在于他们在这面前根本就不在意之前的事情,比如情爱。即使在几处展示这个产业背后的残酷也总显得戏虐,似乎当事人也相当不在意。我爱导演的冷眼旁观,做个客观的创造者已经很了不起。
9.0/10。①一个濒临破产边缘的已婚夜店老板追求事业理想的故事,其中除了他从肚皮舞转型康康舞生意的主线、也包括他的混乱爱情关系和多角恋以及他店里跳肚皮舞的台柱子和跳康康舞的新宠儿之间的斗争。尽管基调如此,但故事内容比较欢快喜剧。②明艳却清新的摄影(色彩/构图/服化道/置景)、丝滑优美的高水平运镜/场面调度、好听好看的歌舞营造了轻快而浪漫的氛围。③故事比较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