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在空空的公寓中,一个女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房子粉刷了两遍,不停地移动着家具,一遍遍地给她的情人写信,并把信的内容像日记一样读了出来;
第二部分,女人拦了一辆卡车,她和卡车司机在一个酒吧前停了下来,俩人进去,司机边喝啤酒边和她谈论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自己的私生活;
第三部分,女人来到她情人的公寓,屋里的女人不让她在哪儿逗留。女人说她饿了,她的情人让她进屋,并给她饭吃,让她在这住一夜。饭后,两个女人做了爱。第二天早晨,女人离开了公寓。
《我你他她》下载观后评论:
几年后的《长夜绵绵》更像这部去除私密性、缩减呈现时间、增加线索人物、全景化的在特定时间内表露人类群体情感的版本。从个体到群体,也是阿克曼在创作方法上,从现实长镜构建体验感到并置段落制造情绪性的一个转变。更先锋的地方在于,阿克曼在七十年代,自己事业初期就有着无比酷儿平等的爱情概念,我、你、他、她,三人称两性的排列放置,是片内所有人物关系上的等同,是去除诸多庞杂事物之后只关乎欲望情感迸发的两人爱意萌动,在这里,爱跨越了性别、阶级等等加在人类外面的标签,只是由心所需要的两相靠近。镜头中的个人独处时的孤寂意味则和两人一起时的暧昧情愫一起对照出心里的渴求,对情感、对关系,现代人的内心呼声表达。每段的戛然而止又表明阿克曼的不沉溺,即是独自自我意识的显现,也是带有悲伤意味的知道持久情感的不可得的自知。

香特尔•阿克曼不厌其烦地捕捉日常生活中不易被关注的、细微的瞬间,试图通过长时间的凝视让一些内隐的、也许转瞬即逝的心理状态自然流露出来。形式上采用固定长镜与自始至终的客观视角,剥除戏剧性而转向一种纯然、尽管也是经过细致设计的纪录。枯燥的影像对观众的专注力构成一定的挑战,却也有意识地为电影打开了另一种可能性: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流中错过的琐碎内容与背后幽微的心理活动,我们在电影中(被迫地)去观看、体察它。在黑白影像与明亮光源加持下,两具光洁如玉雕的女体自然大方的交欢场面,是为数不多刻画出美感而无淫猥之气的性爱场面。然而外观上虽分外迷人,在影片冷漠沉静的氛围中这段激烈狂放的性爱却并非热情和谐的。毋宁说饥饿感或性欲,不过都是片中人物感知自身的途径罢了。在重复的生理行为中暂时抛却存在的焦虑。

不断重复的自我书写,也即是一个在不断的寻找自我,定位自我的过程,而不断的修改也是对我是谁,我的不确定性的焦虑。第一个场景,即室内场景是一个只属于我的自恋性的封闭空间,在其中我无需着装,也无需遮掩,就像一个婴孩般吸食着白糖。第二个场景,即在公路、货车与不同店之间的切换则是一个认识世界的开始,逐渐成长或者说遭遇人性与异性之他的过程,在这里货车司机的自白揭示了一种爱的困境,究竟为何他与妻子间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对彼此的欲望与激情?是繁重的工作?是孩子?还是这段婚姻本身?第三个场景,炙热的同性之爱,从让其离开,到留下,再到一系列的饮食饮水的要求,从伪装,到试探,再到最终情感的释放,我与她脱去了衣着同时也脱去了伪装,爱的渴望与激情最终在身体热烈的碰撞中燃烧并合二为一。

阿克曼长片处女作,本人出演。“这部片子很私人,但不算是自传性的,有一些部分我以前经历过。”“主题没那么重要。因为它不像《让娜·迪尔曼》那样‘观念’。实际上,我拍《我你他她》就像拍第一部短片那样,没有想太多。”(阿克曼采访)这是一部淡化了叙事,以长镜头拍摄的表现(女性)性遭遇的影片。阿克曼的极简主义(政治现代主义的一种风格趋向)与其说是源于欧洲,不如说是因为接触了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实验性的漫长镜头,随意的偶发事件,情欲和“坎普”Camp)以及北美地区的结构电影(强调挑战性的形式,通常这种形式是逐渐展开的,让观众着迷于观察到丰富细节的过程,以及对影片整体格局的思考中)。(《世界电影史》)

9.28 等待。我不知道在等待什么,我在等待着什么,等待着我信仰上帝,等待着寄来冬天的围巾//等待和独居的状态//和卡车司机在酒吧喝酒//给卡车司机口交//一次|性关系,一次性|关系//见女友,在餐桌上指使女友帮自己拿吃的喝的,可爱//长镜头做爱戏份//第一次认识到女人在电影里应该是怎样的模样,电影应该如何展现女人,镜头应该如何捕捉女人,摄影机应该如何和被拍摄者平等自由相处//虽然电影的题材风格表现多种多样,但我认为这是一部完全由你会惊叹于如此区别于男人主导的镜头语言、视角和目光组成的电影。

阿克曼首部剧情长片,从诉说者到倾听者再到两个心灵的平等交流与释放,暗调影像质感十足,粗糙的大光比随处可见,明显能感觉到受法国新浪潮影响的那股子叛逆劲儿。整体上沿用了前作短片们的固定长镜头、单一小空间场景以及声画分立的特点与手法。第一阶段简直就是《8月15日》状态的延续;到了第二阶段阿克曼片中终于开始出现了室外场景,镜头加入了手持,也出现了群众演员;第三阶段《可爱的孩子》里阿克曼的朋友从被客观记录者变成了演员,熟悉的吃饭场景再次重现,纵情的欢愉奈何只能是一现昙花。

因为纪录片「开拍吧,拉拉片!」关注的这部片子,因为最后那段超长的拉拉床戏据说在拉届电影推崇备至。好几部女性主义的纪录片都会有阿克曼的身影,但她并不是一个激进派,这部她24岁的处女座也可以感受到如名字一般,更多的是“纪实”,一种以女性视角关注女性的存在。她曾说,男人眼里的女人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只有让女性来展现女性,拍摄女性生活,一切才会更贴近现实。这也是为什么她很善于用长镜头记录女性生活中的一切,虽然会觉得有点闷,但那就是最真的的“她”
香特尔阿克曼我的patronus…………克制又强大,私人又普世,天才般的多义性狂想曲,即使知道几年后再看很可能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体悟,但此刻得到的正是我最需要的/与我最契合的:女性坦荡的自陈、如何应对时间和记忆、解构食色浪漫关系——第一段困在房中吃糖甚至无限接近我的具体现实;第二段接近模仿行为/避免目光交接的小口咽下啤酒;第三段绵长得仿佛永恒的,近乎童真又略带野蛮的,乱糟糟的,温情的性——她最终在天亮时走出了房屋。
三段式影片,最后一段的吃饭场景很容易联想到《埋伏》里冯巩吃面的桥段,看来在被轰出去的时候一句我饿了,大部分时候是会被留下来的。食欲和性欲形成一种奇妙的互文,恰好也是这两种刺激提供了带来高峰体验的可能性,除了进食的过程,看着爱人把黄油一点点涂上面包,涂抹,切割,翻折的整个过程都是温情的享受。对比一个人赤身裸体在床垫上大口吃糖也感觉不到甜味还是饥肠辘辘,第一段和第三段呼应的很好。
我是从什么时候发现阿克曼有点胖呢?第一次看她的电影《我的城市》的时候,我是什么时候爱上她的小肚腩的,看《你我他她》的时候,她没有标签所以肆无忌惮,与空气玩耍,如神经喜剧般闯入女友家门,有时候她自己不出镜,我却看见她,看见她拍摄的他人,我能感受到她的目光,就像布列松说的:“模特,全身都是面孔。”她乐于观看和倾听任何人,就像乐于在乘电梯的时候照镜子。
第一部长片对影像和情感的拿捏就如此驾轻就熟,阿克曼确实是为电影而生的。当我们讨论用影像表达了非影像特质的东西,总会提到侯麦,关于他电影中人物主人公的想法、感情、思考内在情绪……但是侯麦依旧倚靠长篇的对白和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基础,而阿克曼更加纯粹地用无声的处境、对视、沉默将人物内在状态和情感描摹得见微知著,是一种更加深入剥离道德客套伪装枷锁的表达。
三段故事:第一段女子在房间里呆着,第二段卡车司机讲故事,第三段两女子在床上像蛇一样缠绕。导演全裸出镜,空间静谧感不错,剧情枯燥乏味。中国电影资料馆七月、八月举办香特尔·阿克曼作品回顾展,共14部长片和7部短片,没有选本片,估计因为尺度大。电影资料馆大不如昔了,2014年库布里克影展放映过《大开眼戒》呢。01:26:06,mkv,3.98GB
阿克曼仿佛不受三维世界的挟持,在她的影像世界里,阿克曼可以按照一种本能自由的摆弄时间,旁述以流动的姿态穿梭在影像周围,从而制造出一种需要屏息凝神注目的述境。第一段中作为背景的墙壁被分为深浅两个色块,象征着某种吊悬于现代人精神上的重负,而随着主角越来越坦率的接受孤独,那个色块被流动的世界所替代,随后在肉体的交合中化为一片纯白。啊,美妙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