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二手杰作 王子昭
这是一个关于“儿子‘死’了,爸爸‘红’了”的荒诞故事。儿子坠楼“自杀”,父亲替儿子写了一封才华横溢的代笔遗书,竟然一夜成名……
这是一个关于“儿子‘死’了,爸爸‘红’了”的荒诞故事。儿子坠楼“自杀”,父亲替儿子写了一封才华横溢的代笔遗书,竟然一夜成名……
马寅波(于和伟 饰)是位高中语文老师,人到中年,哪哪不行。儿子马墨(郭麒麟 饰)坠楼“自杀”,马寅波为了面子替儿子写了一封遗书,竟然让儿子一夜爆红,而他也假借儿子的名义,实现了自己逐梦文学圈的愿望,出书、炒作、颁奖,红得不亦乐乎。但儿子的突然醒来,让整件事情的发展变得越发离谱……
《二手杰作》下载观后评论:
主旨就是讲一个人的欲望,如何去平衡自己的欲望,如何面对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但是剧情比较俗套,而且人物性格刻画不够鲜明,所以导致人物的行为逻辑有点混乱,很多情节像是为了推进而推进。最后就是你越想得到一些东西,抓的越紧,就像手握沙子,它流失的越快,最后主角也看清了自己的定位,认同了自己的身份,不是一位作家,而是老师,他在屋顶上鼓励他的“学生”,也是鼓励自己,最后为了救他的学生掉下了楼,这个场景加上《像我这样的人》bgm 真的太戳我了,就是那种平凡有不甘于平凡的人,恨自己空有才华却只能做个普通人,到心里去了。
很久没看到这么合口味的喜剧电影了。不是那种恶俗的想要硬逗你笑,而是文本本身带来的笑点。幽默讽刺都足够,最后毛不易歌声响起的时候,直接画龙点睛。于和伟演技太好了,一抬眼一挑眉都是情绪。适合电影,经得起放大,马老师算是在电影院难得看到的立体人了。特别是那些虚荣的小心思演的好好。马老师后半段为文学发疯演的真不错,特别喜欢雨中发布会那段,没有台词但是全部表现出来了。总体能打四星
迟来很久的感受和看法,感觉从马墨一家中可以看到很多个中国家庭的身影,望子成龙的父亲,好面子的父亲,当然同时也是一位有梦想的父亲。有梦想虽好,但实现梦想要有正确的途径。显然导演为了讽刺出版行业,这个时候又设置了另一条线。但感觉两条线——家庭线和出版行业的线索,故事都讲得有些虎头蛇尾,这是一个小小的败笔。在这儿要夸夸倪虹洁老师和郭麒麟老师的演技,真的很不错!
怎么说呢,片子的不少段子和桥段不错,但是整体拼起来有些地方又觉得怪怪的,有些地方的戏剧化夸张程度有点过高,结尾也有点强行过审查的味道。角色方面马墨这个角色我不知道原版戏份如何,这版里总感觉看似双主角,实质没多大用,反过来于和伟的角色感觉后期是有点失控过度的了。不过如果作为导演长篇处女作的话,姑且还是给个四星吧,希望能越拍越好吧。
多一星鼓励一下敢拍哈哈哈,对整个文化产业的批判,铺太开有点收不住,结尾虽然强行煽情但是很聪明。度很难把控,前期包袱埋得含蓄巧妙,后期讽刺太直白就不好玩了(比如k厅爆发那场),好在该说的都说了处理也没有很尬,看完对编剧产生了仰慕。荒诞剧本 正经表演=电视剧网大质感,相比之下墨和其他人仿佛不是一个片场的松弛,对手戏有点割裂。
改编自《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成功地对原著进行了本土化改变,还将其结构把内涵与黑色讽刺拉到了原著原本没有的高度。合格的剧本,加上演员们到尾的演绎创造了极佳的效果,让人在爆笑之余,禁不住陷入沉思。联映广的片段也处理的恰到好处,哪怕结尾稍稍有些拉款也是可能受到一些不可抗力的限制本片也展现了一个足够荒诞足够黑色幽默的故事。
合格的喜剧片,在嬉笑中调侃了怒骂了社会之“怪现象”和人性的阴暗面,总结了下,有且不仅有双鱼座、中文系、玛丽苏、警察、作家、电商、老师、文坛、豆瓣小组……以及郭麒麟演大傻子好传神哈哈哈。缺点一是情节套路比较老旧,基本知其一便知其二,二是中国喜剧常见问题,女性主要作为配角发挥工具人、衬托、被凝视或被拯救的作用。
太难看了,看的时候几次跟朋友对视确定这是能在影院看到的东西吗?逻辑一塌糊涂,全是工具人。导演说设定在八九十年代,可一是美术打光滤镜做出来的质感完全不像;二是片里多处穿帮,ktv的bgm《勇敢说不》是00年后的,“玛丽苏”这个词也是一几年的。不要糊弄观众好吗?而且,“偷拍”这种犯罪行为是什么无所谓的事情吗?
情节上确实像从韩寒的代笔传闻里捕风捉影,但价值观完全陷入混乱:猥琐、自恋、陈腐至极,把对成功的渴望偷换成对文学的信仰,把一个男人的丑陋行径公之于众,却又忍不住在最后强行让他落地成神。导演对人物和主题都缺乏清醒的认知——看似摆出一副讽刺的架势,却又和讽刺的对象站在一起。爱说教的男人真是无可救药。
对豆瓣的阴阳怪气只黑不深入、对讽刺虚荣的主题用万能公式“经历死亡大彻大悟”来收尾、对儿子猥琐的行为不做讽刺也不借此延伸探讨摄影和私密性而是选择糊弄加速到父亲跳楼,避而不谈.....各种细节都可以看出来编剧的思考流于表面而且非常懒......但是确实比同期大部分强多了。
黑色幽默荒诞讽刺喜剧,但是让人笑不出来,只觉得冷漠。讽刺了学校教育,文人爱慕虚荣,商人逐利。郭麒麟的这个角色与以往太不一样了,很有新鲜感。于和伟饰演的马老师就是非常过瘾了,收放自如,恰到好处。整体荒诞又不失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不能细想
处处充满讽刺。我最喜欢跳楼那场戏,马老师是在教育杰西卡的同时,自己的认知已经非常清晰了,但是还是下意识的要往下跳。可见,人活一世,行为的动机不完全是理性的,或者说,理性认知所起的作用不大,本能所起的作用才是大的。本能可修行。
一个落寞中年的癫狂之旅,背后是梦想与现实的碰撞。对浮华当代的种种怪现状的讽刺也颇有巧思。有意思的叙事,有层次的表演,除了对儿子偷窥处理的过于轻描淡写外,也不失于一次还算成功的改编。豆瓣评分多少有点低估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