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Andrea Benetti / Domenico Benetti / Jacopo Crovella
导演:埃曼诺·奥尔米
语言:意大利语
地区: 意大利
编剧:埃曼诺·奥尔米
类型:历史 / 战争
上映时间:2014-11-04(意大利)
别名:Greenery Will Bloom Again / 草原激战 / 万物复苏
用户标签:意大利,战争,埃曼诺·奥尔米,意大利电影,2014,2010s,Ermanno,ErmannoOlmi
片长:80分钟
imdb编号:tt3478140
The winter of 1917, the North-East front, the final clashes of the Great War. An Italian stronghold situated at 1800 metres above sea level, on the Asiago plateau, described in the novels of Mario Rigoni Stern. It’s snowing everywhere; the Austrian trenches are so close that you can hear the enemy soldiers breathing.
A hundred years since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 maestro Ermanno Olmi describes with Torneranno i prati his vision of a conflict that cost the lives of 16 million human beings, just as it was brought back to him by the memory of his father, called to arms at 19 years of age, to find himself within the bloodbath of Carso and Piave. A drama that scarred his youth and the rest of his life, just like millions of others.
#Olmi Retrospective# 最后一部剧情片,对我来说属于告解电影,基于父辈的战争经验结合宗教救赎所展现的战争,每个人都急待解脱,每个忡忡的脸部特写后的空镜头都划的清冷沉静——这几乎就是告解后的状态,镜头如数展现的都是这种集体中相似的个人焦虑,当它们接踵而至却又只能让人望着大雪和动物出神的时候,几声嘣嘣作响就能催化集体共情,无声惊雷的情境很容易积蓄情感并把矛头直指战争本身,最后自然归于沉寂,万物复苏。本片的战争困境的传达比较平淡,和细细的红线有些像(士官对下属的感情),鲜少钢锯岭那种极致表现神迹降临和战争残酷,取而代之的是藉由经验传达出的反战立场,比如当场自杀士兵的临终遗言,唱歌士兵的反驳,观感和海曼里儿子打开冰箱想起爸爸相同,属于一种活很久才会习得的经验。另:看到第二场点到戏了
画面凝重,在信息过剩的年代,无法带来震撼,属于艺术风格老派的作品。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副油画,战壕、白雪、松树、月光、远山,天地之间这一小撮列兵的情绪与分秒,在电影里得到放大与还原。不用探讨什么深刻的意义,看了你就懂了,把自己的情绪再沉浸其中的话,看了你也就更难受了。后来看到《狐步舞》那四个列兵在宿舍的状态,你会觉得《高原激战》更为冷静与残酷。
整体节奏非常支离破碎的一部电影。起初仿佛尚且意图叙事,然而故事性被逐渐淡化,重心开始转向人物内心,并且主要采取人物面对镜头独白这样的表现形式,其中还插入了一段纪录片画面。虽然对于这样的手法心存质疑,但看到结尾的致辞才恍然大悟,也许奥尔米是想再现记忆的触觉:恍惚又真实,断裂而延续。
影20115:1915.5.23 意大利宣布参战。在阿尔卑斯山与奥地利对战。1917.10.24 德军支援奥地利,对抗意大利,德奥军从山上蜂拥而下,占领卡波雷托市,进入意北部。——“点名,把死亡人数告诉我,我不要数字,要亡者的姓名,把倒下的人的名字通通写下来,一个个写下来。”
和【修女艾达】一样,摄影上雕琢的很精致,已经过分的抢眼。不过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导演拍起小时候父亲给他讲的战场经历,做了去戏剧性的减法,死亡的恐惧随着大雪和黑夜静悄悄的蚀入每一位士兵的骨髓,直接用士兵之口对着镜头讲述反战的沉思,也许这就是导演脑海里对父亲对战争的记忆。★★★
静:反而让战争更残酷 ;困在堡垒里的士兵,不仅饱受疾病和创伤的折磨,不断遭受炮火的轰炸,而与世隔绝的不知道让士兵更加恐慌和挣扎:“过够了”的情绪蔓延伴随着战场铃铛随风作响,让白雪皑皑的高原更加冰冷刺骨。任何借口发动战争都是千古罪人
几乎是黑白的画面,层次却分明,颗粒的质感如同已百年的一战。诗一般的对白却诉说无比残酷的战争。仅仅是对小到十来人的战队的刻画,甚至连对手都不曾看到,却折射出战争的巨大恐怖。整片弥漫着绝望的寂静,而使得炮火来的那一瞬间变为恐惧。
这部影片反战主题,影像风格上主要以灰冷色调贯穿始终,表现战争给世界与内心蒙上一层灰色。该片并没有太多战争场面的表现,更多的将镜头对准意大利战壕中士兵的内心世界,以一个队伍在战争中的状态映射那个时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残害。
流星涅槃,夜夜圣诞,年过80的埃曼诺·奥尔米仍在谦逊的做着半个世纪前便肩负起的“凝固时间”的使命,戏剧性与时空感继续双蛇缠绕,电影史最具生命力的作者绝对都是做减法的高手,此刻十分想请炫技小妖《修女艾达》的导演过来扎个马步。
摄影太美,有些画面美的当桌面。以当事人的感觉口述出来的一场艰难的生存。War is an ugly beast that circles the globe and never stops.万物复苏,除了我们曾经经历的。
茫茫白雪覆盖的战场,死亡阴影笼罩着壕沟。以暗淡得如苍白现实一样的色彩,以近乎诗意的叙述,展现着一战中的一个片断。那种令人恐惧的寂静,那种让随时降临的死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战争,无疑是人类无理性行为中最为恶劣的一种。
摄影太美,有些画面美的当桌面。以当事人的感觉口述出来的一场艰难的生存。Warisanuglybeastthatcirclestheglobeandneverstops.万物复苏,除了我们曾经经历的。
慎看,因为从头到尾场景只有战壕……之所以给四星倒不是我看懂了什么,而是这么沉闷这么慢节奏我看完了也没有烦,中间也没有想放弃,拍成这样本身就是很厉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