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24小时 张旭 张昱 海金星 纵红雨 喻峰 俞格 李泽英 林宸西 麦克峰 方程 杜马斯然 王绮娴 赵擎 刘宁宁 周凝
由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第一季)于2019年5月20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首季《城市24小时》聚焦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五座城市,
由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第一季)于2019年5月20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首季《城市24小时》聚焦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五座城市,以一天24小时为观察轴线,通过不同时间节点上真实和鲜活的生活图景,找寻每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和个性;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琐事中还原被忽略的城市之美。
《城市24小时》下载观后评论:
/我喜欢城市纪录片!/对每集的好感主要取决于预期和现实的距离/郑州和深圳是我最不了解的城市,尤其是郑州,而这两集拍得都不错,郑州的铁路,深圳的经济,都非常有特点,郑州集取景特别好并且台词的连贯性(24小时)可以说是最好的/武汉集中规中矩,看完记忆点不多/成都和厦门两个旅游热门城市,对其不怎么抱期望,但反而,厦门集非常好看,虽然也是旅游热门地点,但不讲网红线路,讲了拉货的人,讲了老厦门人热爱音乐的心,在这个“小清新”“文艺”已经烂大街的时代,我重新认识了这样纯粹的厦门;成都集可以说是最可爱的一集,熊猫太可爱了!!!但是,整体不怎么好,感觉没讲出成都的历史气息,光说吃喝玩乐了,难免让人觉得太表面/一座城市,要讲她的过去、现在、未来,这样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如何在24小时中体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

每天一小时纪录片计划2019.08.21先看了深圳篇,毕竟是正在其中生活的城市深圳速度是全国闻名的,隔几天这边盖起一栋高楼,那边修好一个商场,真的是日新月异。深圳吃了几十年的地缘红利,接下来还要继续吃下去。前几天,也就是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颁布了,继2018年GDP赶超香港之后,深圳大有将其取而代之的势头。当然,希望房价不要再涨了(o`з’*)相对于其他城市篇,深圳篇大部分在描述深圳经济发展如何之迅速,高新技术如何之领先,上班族们如何之奋斗…真切反映了深圳的真实状况——这里的人们几乎没有生活。每个人都在渴望成功,而每个人都被资本的洪流裹挟,不得喘息。“人们自主选择孤单,自主选择狂欢”,孤单是真实的,狂欢之后尽是空虚。

选择先看去过的城市,第一站武汉,原来曾经大武汉与大上海齐名,喜欢那首《汉阳门花园》,还有万里长江第一桥铁轨的维护,这都是单纯去旅行看不到的;第二站厦门,原来更早时候的鼓浪屿是这样的,是忙碌的板车工们,因为没有淡水,想起那年去鼓浪屿也是起了个大早,看了日出,挤了满是学生的公车,真好~作为港口城市,原来国外船只进入会有中国领航员,哇哦,那一口英语,专技在手的人儿都很帅,嗯,我也是,毕竟走专技路线的~第三站看了成都,大熊猫好可爱的,突然想带我妈去看大熊猫,吃火锅!第四站郑州,郑州火车站中国最中心,还有那些流水线工,那么辛苦一个月只有三千多..第五站深圳,一出来就是金融界的女强人,与刚看完的流水线工人强烈对比,弹幕说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对的。

本想吐槽郑州拍的还是那么刻板印象,新发展新形象几乎没涉及。但是感慨最多的却是武汉,去年11月曾经去了一趟武汉,匆匆来,匆匆去,没有仔细转转。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的心都牵挂着武汉,也不知道纪录片中的人都还好不好,有没有安全度过疫情。片中介绍了好多武汉美食,上次没有品尝,有机会一定还要去看看。深圳,那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简直是爱情的诞生呀哈哈哈哈。成都也不错,还没去过,有机会也想去看看。厦门那集感觉拍的有点琐碎,回想起来,觉得似乎说了很多,但又好像没有重点,不过城市整体的浪漫气息还是扑面而来。城市,是个浪漫的地方,你我都在城市中呀~

五集里面有四个地方都去过。厦门的鼓浪屿,曾厝垵,中山路,武汉的长江大桥,武汉大学等等。跟着纪录片再走一遍,熟悉感扑面而来,还了解了一些当时没留意的细节。但也正是选点过于游客,尤其厦门,武汉,成都这几集,内容过于单薄重复,呈现的仍然是人们对于这些城市的刻板印象,没有惊喜。而深圳是这几个城市里面最喜欢的一集。深圳是一个金融城市,一个普通的股票分析师每天要从五点起床留意全球各地的新闻资讯,这种认真不是毫无理由的,毕竟股市开市后,一天里经他手的资金有好几个亿。仿佛一下子看到了这座城市的缩影。

郑州:真的没听说要从小学豫剧,倒是想尝尝咖喱味的四厂烩面。武汉:拍出了大武汉的江湖气~怀念2009年华农一块钱一碗的热干面。深圳:借人工智能之口,吐槽拍纪录片不挣钱,服气!成都:陶瓷窑里烤出荷叶鸡,萨克斯奏响苏三起解,窗含西岭千秋雪,碧潭飘雪最成都~厦门:要不是看这部片,我还以为厦门的关键词叫“过桥”……郑州五年,又刚好在过去十年间行走过武汉、深圳、厦门、成都。一座城市的24小时哪能浓缩在50分钟里,值得纪录的又何止24小时。

现在才看第一集郑州,重点描述对象有些偏颇,虽然是开封人但是还是了解挺多的,俺不会唱豫剧但是上了大学开始喜欢上了,之前初高中的都不喜欢哈哈哈。现在郑州和开封关系暧昧,希望连片城市区早日建成,救救开封这个主要靠旅游带动的城市在外围建立新的工业商业区,西郊正在发展,总体感觉郑州最接地气(可能我是河南人的原因吧)。武汉有光谷软件园这样的飞速发展之地,深圳有着一个办公位就能注册的公司,有华强北很强,成都都是好吃的嘻嘻嘻。
除了郑州和成都,去过片中提到的武汉、深圳和厦门,整体来说这三座城市给我的感受与片子所弘扬的其实很像,每个城市都有其基因,郑州作为中原城市,铁路、豫剧、曾经的国营棉纺厂时期标签;武汉作为码头城市,过早、江湖气、武钢工人和交谊舞是其特色;还有成都人的爱玩、对生活的安逸态度以及背后的勤劳能干,深圳的效率与快节奏,厦门的海岛风情与文艺气息。五座城市确实有很大的不同,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也养育了一方人民。
城市最能敲击观众 引起共鸣的,无外乎是人的故事,是掺杂着压力与热爱的生活片段,而正是每个人这些故事构成城市的气质。这种气质离散地融在24小时,当认真感受故事甚至成为其中故事的一部分,才能领悟到气质的复杂性,不止看到城市浮于表面的title。有点可惜的是,这集片子更像是已知标签的堆砌、素材的堆砌,没能抓出灵魂和有城市印记的人的故事;故事的就地堆叠自然就导致了剪辑生硬、解说欠缺逻辑与共情。
郑州:中国的十字路口 第一附属医院世界最大的医院武汉:码头文化 江湖气息 听到武汉话太亲切深圳:三和人才市场招工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华强北 南山的高新创业者 充满活力的城市成都:悠闲 爱喝茶 排三个小时队吃火锅 出太阳就跟过节一样 还有熊猫??太可爱了厦门:鼓浪屿的音乐世家?? 八市的文艺老青年开的沙茶面店 美丽的厦门大学
深圳(创业,新移民,加班,志愿者,阅读)/成都(熊猫,宽窄巷,慢生活)/武汉(长江大桥,江汉关,光谷,武汉大学,小鱼村,省博物馆,东湖,红钢城舞台,知音号,吉庆街,雪松路龙虾,过早过江)/郑州(火车站 ,胡辣汤,豫剧梨园春,棉花厂,富士康苹果)/文艺小清新,鼓浪屿民宿,第八菜市场,沙茶面,沙坡尾,厦门大学,曾厝垵文创)
郑州:一座古老的工业化城市武汉:充满江湖气和烟火气的城市深圳:是这个纪录片中最让我惊喜的一个,充满工作机遇的新兴活力都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每个人都拼命的向上寻找,似乎跟其他大城市的商业化一样,又好像不一样成都:吃,喝,猫熊。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慵懒城市厦门:这个叫理发店的理发店??文艺网红城市
在飞机上无意间发现的纪录片,印象最深的是深圳,高强度的节奏和精英之间的竞争让隔着屏幕的我都坠着一口气。成都拍得十分刻板印象,堪称无趣。厦门倒是很有点味道,整体最自然流畅。郑州,知识盲区,算是初步了解。武汉,武汉,武汉,2020年从纪录片里看2019年的武汉,鲜活可爱。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