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阿德里恩(本杰明·拉维赫尼 Benjamin Lavernhe 饰)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男人,整天都活在自己幻想中的世界里,对外界的变化不闻不问不关心。这样的一个宅男,竟然也找到了女朋友,这个妹子的出现让阿德里恩几乎能够肯定,她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女人,这段感情就是他 设想中的完美的爱情。
可是,让阿德里恩没有想到的是,这段所为完美的爱情,竟然只维持了短短的38天,妹子因为受不了阿德里恩的性格,最终还是提出了分手。这场短暂而又失败的感情带给了阿德精神上巨大的打击,更糟的是,阿德里恩的姐姐婚期将近,在一片温馨幸福的氛围中,他形单影只的模样显得更加的可怜。
第73届戛纳电影节喜剧片(提名)
《阿德里恩的异想世界》下载观后评论: 太惊喜!自由、曼妙,简单纯真的法式喜剧。又是一部可爱的电影!像看了一场脱口秀,极具感染力的观影氛围,那些能够带来短暂快乐的奇思妙想啊,随着想法和心理流动在各个室内空间中的视点剪辑,多么的轻巧有趣!温暖的诙谐姿态,毫无遮掩的距离代入,社恐患者挣扎矛盾的心理游戏,迸发于场景之内的想象力堪比奥诺雷的「212号房间」,打破第四堵墙,灵活的肆意表现形式使得言语的魅力在人物脑海中横飞,当然还有法式情节样貌里无尽坦诚的自我抚慰/对话。根植于爱情之上的肆意,那是习得言语的秘密,更是爱人的奥秘,它不止存在于异想世界,更存在于现实的每一个动作。当你开始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便就已与这个以摔倒为乐的世界进行和解,自负的痕迹开始在身上慢慢褪去,于他人切实的爱意在生长滋养着那曾经会历经希望绝望的脆弱心灵。—24'SIFF
一部献给socially awkward人群的电影。我相信很多人都像男主一样,觉得这个世界难以fit in。无论是职场还是家庭,仿佛属于自己的世界只存在于脑海里。一个念头就能让自己linger很久,而脑海的这一切在外人看来又那么地weird。人和人的交往那么美好又那么脆弱,就像男主脑海里最后那场姐姐和姐夫的戏。片子里的麦克风这个小物件其实起了起承转合的重要作用,之前男主在社交不适的时候,说完hello之后麦克风就会刺耳地蜂鸣。而最后男主选择和解的时候,麦克风在他说话前就蜂鸣了,像是在提示大家男主的到来。总的来说是一部轻喜温柔又饱含着对人类爱意的片子。ps 谁会不喜欢可爱又精神灵敏的男主前女友呢?
本想看 阿德的异想世界 睡着,谁想越看越喜欢,舍不得睡了。很复古的一部电影,这种对着镜头讲旁白的电影二十年前有一部 初缠恋后的二人世界 再往前戈达尔也喜欢这样。这些年少了一些,所以看起来特新鲜。这种电影看故事就输了,就是个状态,在情绪里加上脱口秀的内容。其实特难拍,一般演员演不了,还要顾及一些美术文本的东西,因为观众容易出戏,所以会有时间思考,一个小bug就能毁所有。比如这个电影的主色调是墨绿,既是精神病院的颜色,也是成熟到快凋零的颜色。因为观众容易出戏,所以必须是喜剧。国内最有可能做出这种电影的是开心麻花,可惜怕观众看不懂。
#Cinemania2021#中文片名真的是矫揉造作,还不如直接翻译成演讲。整个观影过程就是不断地break the fourth wall,但无论是screenwriting还是镜头调度都很好利用了这一特性,带来了妙趣横生的效果。本来以为是social outcast的manifesto,但影片最后还是落脚到人与人之间如何维系爱的连接,以及对于人生不知如何是好的从容,虽然结尾有些强行煽情的嫌疑,然而却依然被这个故事感动 ---献给那些经过我们的生命的林林总总,无论欢喜,不问前程。
像是法国版的《和莎莫的五百天》,一个格局小没见识却总归结于他人之错的大龄男青年,在被女友勒令进入休息期之后开始自怨自艾,当初看原著法文小说的时候就不是很喜欢,就如作者总提的《惶然录》和《没有个性的人》,都是一个人自己的唠唠叨叨,电影版把这个特点还原得确实不错(白眼),当然也从这里学到了一个冷笑话:Pourquoi Napoléon n'a jamais déménagé ?Parce qu'il avait un Bon Appart!??
颅内剧场电影,围绕着家庭关系,两性情感,描摹主角所面对事的内心犹疑和分裂。作为典型的法式喜剧,拍得非常轻巧,也非常生动有趣。针对叙事风格的选择,角色的性格特征直接就立住了。这是一种有点及面的创作方式,随着主角思绪和语言的延伸,在简单的空间和人物关系中,所有角色也就相应立住,故事便也就逐渐完整。最终回扣到自我和解的美满结局,人物弧光便也就建立了。《阿德里恩的异想世界》通过打破第四面墙解构电影的致幻效果,是有趣扎实的法国喜剧电影。
一次心不在焉的晚餐。姐姐和未来姐夫回家吃饭,姐夫要求男主在他们的婚礼上致辞,而男主根本不想致辞。男主在脑海中想了一百次成功的致辞和一万次失败的致辞。又回忆了他与女友从认识到相爱的点滴,因为他俩的感情正面临考验,所以他一直在等待女友回信息。在等信息的焦虑不安的过程中,他又顺便回忆了自己与姐姐的故事,回忆了父母与自己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整个青春期。一开始会觉得挺无聊,但不知不觉就陷入了男主的异想世界,然后觉得有些幽默可爱。
#24th SIFF# Cannes2020入围。格局很小不过形式很花哨的一部喜剧片,用了挺高级的“film as brain”的观念,脑内小剧场和舞台化调度做得很到位,有点像是伍迪艾伦和查理考夫曼的一个mix。有很多对中产阶级的精彩吐槽。不过也是因为片子里的自嘲都算不得真的自嘲,不触及真问题,还喜欢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不疼不痒且自恋爆棚(最后居然还能推出一个建构性的“模范家庭”也是服了),也比较让人厌烦。
打破第四面墻,意識流式敘事,一邊是外在的表達障礙,一邊是內心的過度表達,一邊渴望改變,一邊拒絕改變,一邊自卑著,一邊自負著,如果男主角身上折射出的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都是為了嘲諷、為了喜劇服務,那也應該處理得更加輕巧有趣甚至更加醜態倒霉一些,而如今,至少在最後15分鐘之前,他都是讓我討厭煩人居多,又或者,是我根本就無法理解法式幽默吧。Whatever,我又不得不承認我對於文本和調度的欣賞,矛盾。
#SIFF2021打卡,啊我好喜欢,光这个形式我就愿意给高分,絮絮叨叨的话痨式独白,摆在明面上的精分式演技,好几个意想片段都drama的有趣。整个故事很小很细碎,但独特的小场景 精妙的转场让整个作品都显得很别致,感觉这样一个和女友冷战38天的故事除了这样的表现形式外都很难有更好玩的呈现了。最后一段致辞特别真挚,微微泪目,最后戛然而止,仿佛最后的掌声都是献给这一段致辞的,就一个字,妙!
[Comedia, Lyon] 看完即刻被Laverhne 圈粉,这部简直是他的独角戏,虽然他在法国演员中颜值不是最高的,不过演起戏来确实有种charme 让人很想看下去~ 剧本也很有意思,一顿普通的家庭会餐因为女友临时提出的pause和小舅子提的婚礼演讲激起了男主极其“波涛汹涌”内心波澜,典型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且涉及的点也都和法国家庭生活、情侣关系等话题息息相关,很有意思。
笑死 这绝对是“INFP的异想世界” 简直满足了我对INFP幻想世界展现的想象//打破第四堵墙和场景预想的反复排练 都是有趣的地方 也是用得讨巧//一次约会就认定的女孩 女孩说感情暂停后38天的崩溃 以及只要一个不相识的学骑车的小孩摔倒他们就在一起一辈子这种幼稚的约定 只能说幸好//那个不小心被锯成男性生殖器形象的圣诞树毛巾钩……实在太好笑了……(为我低俗的笑点抹泪
有点创意的一部电影,脑内小剧场和现实反复横跳,部分桥段还是挺好玩的。有时候经常也会这样,想象着如果换一个选择,是不是生活中的一切就完全会是另一副模样,但是大概也只能是在脑海中想想而已了,无法真的去检验。 不过爱幻想的人总会是有趣的,在他们眼中世界也会是多彩的,而不都是一种模样,也理应如此。爱情这个东西嘛似乎也不必太过当真,分分合合也许都是必然的,也没有谁能真正参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