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香蕉天堂 王童
在国共内战尾声的1949年,憨厚的门栓(钮承泽 饰)前去投靠在担任伙房兵的同乡李得胜(张世 饰),李让门栓顶替了战死士兵左富贵的身份加入军队,也帮自己弄了个柳金
在国共内战尾声的1949年,憨厚的门栓(钮承泽 饰)前去投靠在担任伙房兵的同乡李得胜(张世 饰),李让门栓顶替了战死士兵左富贵的身份加入军队,也帮自己弄了个柳金元的名字。两人懵懵懂懂的随军撤到听闻盛产香蕉的台湾,成了军队文宣队队员,不料却因为冒用的名字而被怀疑是间谍。李得胜先遭逮捕,门栓害怕受牵连逃走,途中遇到月香(曾庆瑜 饰)母子。月香的丈夫李麒麟病重身亡,为了照顾她们母子,门栓顶替了她丈夫,用死者辅仁大学英文系的毕业证书找到工作。教育程度不高的门闩冒充英文高材生弄得是险象环生,还被艺工队的同袍认出,只得靠改名后转调单位的老大哥李德胜介绍,暂时在一户蕉农家觅得落脚处。但得胜因刑求之故精神状况时好时坏,某日发狂惊动部队,连带导致门闩的逃兵身份曝光,九死一生。后来门闩用李麒麟的身份考上公职,生活才趋稳定,与月香共同生活照料孩子与发疯的得胜,吃苦耐劳无怨无尤。四十年过去,台湾允许人民到大陆探亲。月香的儿子到山东找到祖父,并将祖父接到香港,他在港打长途电话,要父母到香港与祖父一叙家常。门栓惊慌,怕四十年的秘密被识破,急忙要月香回忆与公公在一起的往事。谁知月香也是冒牌货。原来,她是在纷乱中被辅仁大学英文系的学生救出来的,这个学生的妻子刚去世,留下个婴儿,他本人又抱病在身,月香便和他同行,以作照顾。学生死后,把毕业证书留给了月香 。门栓与月香抱在一起哭诉自己不幸的遭遇,但还是强忍着内心的悲痛,硬著头皮去与“父子”相见。分隔四十年的“父子”开始对话,电话两头虽为陌路人,但却有着共通的离散辛酸;门栓听到李父说到母亲过世的消息,已分不清谈的是谁的父母,泣不成声……
第26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提名)
第26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钮承泽
第26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男配角张世
《香蕉天堂》下载观后评论:
记忆里台湾类似的老兵电影,大都喜欢说来自山东的老兵,那个年代确实也有很多山东人当兵,以前在老家总听老人说起来战争年代谁家儿子出去当兵没回来的,当地也有很多烈士,一点不缺乏革命故事,当然也有一路打到南京的,我一个南京的朋友的爷爷老家也是烟台的,和电影里的门闩一个地方,最后留在了南京,我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因为认识字最后回到了老家,进了检察院,也有一个老家的爷爷因为不认识字,回到老家,之后也能拿到不错的待遇,当然这些都是这一方的兵,而另外一些没听到的故事可能就是电影里看到的这些吧,离开家乡,和亲人天各一方,很多人一辈子也没回来过!

钮承泽和张世演的好呀,一个从活泼开朗到痴呆神经,一个从青涩稚嫩,一直哭鼻子到逐渐成熟,能跟人争土地,到能厚脸皮推卸责任,媚上欺下,腿翘到办公桌上看报纸的油腻老酒鬼。这是生活和时代的烙印,是白色恐怖和艰难时局留下来的印记。老年生活和前面的部分有些割裂,学历在贬值,恰如此时此刻,两个名义上的父子,实际上毫无关系的人,因为两岸相隔几十年的世事变迁而抱头痛哭,这是这一代人心中的痛,回不去的家乡,见不到的亲人。分床睡了一辈子的假夫妻,在妻子打开心扉,痛陈悲惨遭遇后,睡到了一张床上,走到了一起

几部看下来,发现王童的视角真是非常大胆、悲怆的,他是真正做到了讲好时代故事的导演。“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创作意识带出来了细致人物 宏观背景的深度思考。会想到伍迪艾伦,尽管和王童的电影风格没什么关系,但是他们都能把剧本做得看着不无聊,我想一个好的剧本不是让观众始终跑在前面看导演怎么跟上来,而是导演跑在前面,时不时会回头,观众会知道前面还有路,不会放弃参与作品的“重塑”,投入观影的过程本身也是艺术的“再创作”。跟随创作意识和作品信念,感受个人生活之上的新与异、天地之悠悠

结缘:小红书“金鱼开”
农家阿嫂一家对得胜和门栓他们是真的善良,特别是要被抓走前这段,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碗饭有时蕴含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厚。
“拜托拜托,假使要将他捉走,也等他这碗饭吃完。班长你不要拍,这些都是你爱吃的菜。”
核心还是一个身份认同问题,对于外省人对岸是回不去的家,脚下是扎不下根的地。不管是外省人还是新一代的台湾人一直困扰着的都是身份认同问题,而且愈演愈烈,希望早日能够结束这种“痛苦”。
没想到张世是台湾人,最早认识还是《神话》里的赵高。

一个时代的痛:
一次风雨后,在心中 能纠缠多久 安耐住胸口不经意的忧 泪渍在黑夜里流 心事成花朵 偿还我这一世的错 一次相遇后心动过 能记忆多久 今夜风来过,星和月如旧 曾经你感叹失落 心事都成歌 回望这一生曲折 如今是非已过 暮色已浓 岁月已风华,有多少莫名的错 几分感动 几度沉默 心事若美丽就不说
作词:姚谦 , 作曲:张弘毅, 主唱:曾庆瑜

现实是男频文,风俗志,看得出想表达戒严时期的深刻和痛苦但是更像一种若有似无把人物推进剧情的背景,战争是感情快速提升高浓度特殊场域,离开了战争和战场上认识的人,被远置他乡,过去身份的纠缠,放不下,现在身份的缺失,得不到,我猜影片想表达这个,但是太平太流水账,两个男性主角的蠢笨和无能更让人无语,尤其是这一切还建立在刘小姐莫名其妙的“勾引”、李麒麟的病逝和被冒名取代、阿珍差点被熟人犯案强奸、李太太要拖着个傻子四处奔波谋生。

父亲的养父就是被 gmd 带去台湾的,最终客死他乡,这位“台湾爷爷"从小只是偶尔听奶奶说过,小时候依稀看过照片,好像奶奶还去参加过他的葬礼,我记得小时候还做过关于这件事的梦,除此之外再也没有相关的记忆了。只留下一个以前的地址,在 ins 上看过当地的陌生照片,等台湾回归,应该要去看看的。
电影结尾真的太好哭了,就算不是真的父亲,想念的情绪就会宣泄出来。这是一种超出血缘的感情,真的很神奇。
大时代下,普通人的命运像海上的漂流瓶。因为香蕉来到了台湾,以为是天堂。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旧时代,普通人在哪都一样,活着就是为了口粮奔波。他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决定不了。
电影道尽了近百年来普通老百姓的心酸与凄惨,也是几千年来底层人的命运写照。自从有了电影,小人物的命运被鲜活的记录了下来,这样的导演功德无量。
1.从总念叨着回去到再也不提;2.里面的姓名换了一个又一个,变成谁谁都不重要,只要能活下去;3.最后那句“门栓”是好久未被呼唤的真名,连带着是对于对岸,也是家乡的记忆;4.结尾处的电话,哭到人心里;5.滞销的香蕉就像是这个群体,在时代和政治的夹缝里,忍耐又辛勤地过了一生;5.感谢王童导演的记录,这段历史这群人不应被忘记。
不是很欣赏这部电影,首先演员们的表演上太让人诟病,钮承泽演的呆傻,张世演的癫,饰演李麒麟中年的演员完全没有把情感代入到最后的高潮戏里。其次就是情节上有一些槽点,比如门栓这么个文盲怎么能过的教师考试,而且还一路混上领导职务了。其实这是个极好的题材,但是感觉并没有拍好,可惜了。看了演员表才知道女主竟然是瑛姑。
来伤感,打开那些书,皇皇巨著之中,赫赫巨人之下,青年只是一行数字,军人只是一个番号,县长乡长无论有多大贡献,总司令也不知道他姓张姓李,少将以上的部队长才有个名字,下级官兵只在「伤亡过半」或「全体壮烈牺牲」之类的官式用语中含混提及,无定河边骨向来不设户籍,更无论老百姓的汗和泪了。那些书里有天下,没有苍生。
几度落泪。种满香蕉树的村庄,很像宁静的天堂。淳朴善良的阿祥一家人,得胜浑身是血抱着阿嫲一直喊娘,又痛又震撼。筷子掉在地上,再捡起来已是几十年。老年的部分因为时间跨度太大,又换了演员,一开始感觉很突兀,但直到那一通电话,冒牌的儿子和陌生的父亲之间,有着共同的悲喜,我们都是时代的一粒灰尘,在夹缝里挣扎求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