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流浪地球2 郭帆
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流
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流浪地球2》下载观后评论:
亮点:
1.联合国空间。中国关于世界秩序以及自身可能领导地位的想象被视觉化地呈现出来。不过,呈现还是半遮半掩的。
2.数字生命线索,以及moss自主意志的呈现,涉及到后人类的问题,最具思想的可延展性,但就是轻轻触摸了一下。
3.对全球核武的处理。50岁以上一代人的牺牲带走了20世纪的罪恶,送人类进入21世纪。冷战创伤的想象性自我疗愈。
4.给了那些全球被抛弃的50%人一两分钟的时间。但表现还是太弱了,中国反对是为了政治正确,但不抽签怎么办?剩下的50%人就安心等死吗?回避了矛盾。
败笔中的败笔:
性别秩序和核心家庭的想象陈腐到令人难以忍受。呈现人的社会关系性是很好的,但这么呈现也太差了。没有出现任何一个有自主行动力的女性形象和不讨巧卖乖的孩子,伟大和慈爱的父亲占据了银幕的95%。

好看,没有看过预告所以看到太空电梯的时候下意识流出了眼泪,理解了庞博看流浪一流泪的理由。一方面崇敬三条线主角的选择和信念,另一方面又拧巴地觉得这和我的价值观不合,人类文明的延续有那么重要吗。我的观念说好听点是众生平等,万物有命,说难听点应该是无知无畏,对人类既无了解更无贡献…其实看流浪一的时候心里也没什么波澜,到了流浪二更甚。长大后再也代入不了主角,不由自主与抽不到地下城资格的人、没立过功吃不上水果的人、不知道明天何处去的人共情。上帝视角的我小小地向数字生命派倾斜,如果我身在电影中,也许连知晓数字生命的机会也没有。

在电影院一点都没感觉3个小时有多长,到结局的时候反而觉得还没有结束,还能再演一点。马兆和图恒宇的线是最能盘的,出了电影院之后看了好多扒细节的,很喜欢这种氛围。最惊艳的是朱颜曼滋那个女外交官的角色,可惜删了很多,仅剩不多的成长线,角色很立派的飒。希望第三部能更多地刻画女角色。

雪健老师依旧老辣,刘德华则收获了近年来最有挑战的角色。可惜的是,这部续作在叙事层面太过松散,刘培强、图恒宇两条主线并行,还要给周喆直超大篇幅,以至于情节取舍变得犹疑不决,这对节奏先行的科幻片来说是大忌。角色的篆刻比重,是该系列在未来第一优先要做的功课。

一句“五十岁以上的出列”给我干哭了。太好看了!
几个记忆点:
1.大腿骨那块,比喻绝了!
2.手动输秘钥那里,反转很流畅,处理的很自然。
3.丫丫房间里一串开门那里,鸡皮疙瘩起来了。
4.开头的炸太空电梯和空间站节奏处理也很好,紧张,刺激。

中途昏昏欲睡的时候感受到身旁舍友的气息 转过头去看到她睡得正沉 电影的冗长是睡觉的良药 俗称睡前故事 但刘德华的那条线很惊喜 如果能侧重这条线去说 电影的精简度说不定就上来了 作为科幻片还是很可以的 有野心是好事 但不是片子冗长 繁杂的理由
观众表示这部电影远超预期,比第一部强,格局打开,境界打开,是中国影史第一科幻系列作可期。有人认为这已经超越了好莱坞的商业大片,甚至不是科幻片小类别里面的,特效、信息量、悬念、人物塑造都在水准线之上,合在一起超越了好莱坞标准
谁也无法预料在这2500年里,孤立无援的流浪地球还会在这危机四伏的神秘宇宙遇到哪些困难,肯定不会那么顺利抵达是肯定的了,但有只要有希望在,有爱的,人类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带着人类最初的家园地球,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中国科幻商业片也开始崭露头角,有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的电影,奔着做好电影的目标认真做电影,总会有胜利的果实,但是咱还是要吐槽有一点,为啥加那段情感戏啊,不仅没有打动我,还让我很无聊,那半小时大可不必
把科幻片代入了一个新的层次,视角更加宏大,情节更加感人,设计更加新巧,思考更加深邃。无论是剧情还是场面都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好电影。PS:不喜欢国产科幻片的标签,这部电影显然是世界级的
啊!我终于在电影院看了!太好看了,一开头太空电梯上来主题曲响起来就热泪盈眶了??多条线并行走得很好,也没有在刻意渲染什么。从来都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不止步。
陪老公刷了两遍,很不错的电影,有看到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也让世界看到除了超级英雄我们可以有另一种发展和团结的自救方式。唯一一点就是实在太长时间,干到不敢喝水,其他都很好
科幻里裹挟中国式集体主义让人如鲠在喉,如坐针毡…为数不多的浪漫,是即将爆炸前凝望月球的渺远一刻,远胜三个多小时纪录片式观影下来的疲惫折磨。我果然不适合中式科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