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人回避 卢西奥·弗尔兹
导演: 卢西奥·弗尔兹编剧: / 主演: /
导演: 卢西奥·弗尔兹
编剧: Dardano Sacchetti / Elisa Briganti
主演: Tisa Farrow / Ian McCulloch / 理查德·约翰逊
类型: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语言: 意大利语 / 英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1979-08-25
片长: 91 分钟 / Argentina: 94 分钟 / Japan: 89 分钟 / Germany: 89 分钟 / UK: 89 分钟(cut)
又名: Zombie Flesh Eaters / Zombie / 生人勿近
IMDb链接: tt0080057
安妮•布外兹(Tisa Farrow 饰)的父亲驾船前往某小岛,但此后三个月音讯全无。某日,父亲的小船漂回纽约,船上空无一人。当警卫员检查船舱时,却遭到一个丧尸的袭击。记者彼得•怀斯特(Ian McCulloch 饰)对此事颇为好奇,他和安妮相约前往那座神秘小岛。
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却惊奇地发现,当地伏都教的诅咒令人们染上一种怪病,且可使死人复活。但复活后的人只是嗜血如命的恐怖丧尸。他们在岛上遇见了莫纳德医生(Richard Johnson 饰),为了活命,三个人必须通力合作,找到治疗这种怪病的方法…
《生人回避》下载观后评论:
我个人感觉真正的僵尸应该是特别粗糙腐烂带着活蛆蠕动的皮肤 缓慢的肢体动作 瘆人的面部轮廓 吃肉的时候细嚼慢咽,毫无疑问卢西奥导演就恰好运用到了这点上,情节合理不庸俗,血腥杀戮与配音的巧妙搭配,使着僵尸出土都会令人惊叹,以当年的化妆水平非常出色,开头船里警察被一个胖僵尸咬烂了脖子,直到血从脖子里喷溅出来,后来的水下僵尸吃鲨鱼,女人眼球被木刺穿透特写,僵尸聚餐手拿着一团血肉开始咀嚼,僵尸出土一口撕开女人脖子对外喷血,结尾的火攻大战,僵尸的腿上和手臂布满火焰依然行走,可以说遭到后来僵尸电影和电脑游戏大肆模仿,电影海报上的恐怖僵尸扮演者是理查德.雷蒙德(1984年意大利恐怖片“人肉鼠餐”的男主角),我非常喜欢血腥恐怖片,我推荐这部电影,Cult 血腥 重口味 微量的情色元素 刺激感官镜头的画面

太牛逼了,cult片怎么能拍得这么好,而且片头片尾一个电影公司名字都没看见,是我看得版本有问题还是这片就独立发行的???要是独立发行也太酷了,凭空蹦出来一个第二部,牛逼!拍得特别特别特别牛逼,布景,道具,音效,选角和表演处处完美,天呐太牛逼了!这种电影永远是现代电影的爸爸,那些肥宅点点鼠标就能出来的模型干尸根本不能和这种化妆技术比,电脑特效sucks!这片电影也感觉完美,特别电影的电影,作为cult片也居然没用一次那种一惊一乍的廉价声效和剪辑,这片确实有底气这么搞,氛围营造得特别好,不是看恶趣味是真的让人头皮发麻的那种感觉,太牛逼太牛逼了。

虽然这被称为第二部,但并没有第一部,而据说是活死人黎明的意大利非正式续集。不过,这跟同时期美国的那几部完全不在同一个体系,这里的丧尸属于被巫术复活而难以被科学理解的物种,但这个类似于跟风之作的电影却有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同时期的作品——例如更逼真的血腥腐尸,还创造了一个辨识度极高的眼带蛆虫的丧尸;大量主观镜头的运用,让眼珠直面愈来愈近的木刺让人印象深刻;从泥里缓慢冒出的鸡爪状的手,逐渐升起的烂头,让丧尸的诞生有了种从地狱归来的感觉;鲨鱼斗僵尸也十分眼前一亮!

“生人回避”系列第一部,意大利。1979(当年GeorgeA.Romero的《DawnofDead》在欧洲卖座,其欧版片名则叫《Zombie》,为了顺着为影片造势则起名《Zombie2》,并不是前者的续集,从1979年开始,LucioFulci正式涉足恐怖电影领域,之前主要是拍摄意式西部片和惊悚片,就是这部《Zombie2》奠定了其

1979年的僵尸片,制作过于粗糙,音乐很不错,不过广角贴放大镜怼脸拍特写比Lubezki早。女主角Tisa Farrow是Mia Farrow的亲妹。这电影里的僵尸们严重厌女加色情狂,应该是导演的个人取向。一开始没太明白既然全程意大利语配音开篇为何又放在纽约,一群美国人说意大利语不怪吗?看到结尾才明白,导演追求的格局有点大啊。

结合了罗梅罗的丧尸行为模式和巫毒教僵尸的起源,斗鲨鱼、刺眼球、群尸行,以及海报上那只招牌丧尸,亮点接连不断,当然女性角色一见到僵尸就僵住是个大问题。随机出现、没有身份的丧尸是弗尔兹未知恐惧的一贯风格,好几部弗尔兹电影的结尾都是烟雾场景加合成器配乐(配乐听起来还挺像),结尾群尸涌入纽约的场景倒是像另一种样子的《鬼驱人》

基本功力:0.5演员表演:0.5画面特效:0.5剧情:0.5立意:0.5这是僵尸片的先祖之一,它开创了很多桥段和表现手法。新一代人没必要为了考虑它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努力尝试用老一代人的角度评价,也做不到。主角演技渣到家,画面效果居然有重播,而且不止一次。配乐很不合情理。个别僵尸很努力。
1979修复版看整个粗糙特效化妆反而更加cult/8bit风格背景音有一种通关打怪的经典年代感/这些缓慢愚钝爆头即死的丧尸配上这样一群犹豫常常给予自己机会赴死的人真是太适合了/超近距的丧尸怼脸镜头是丧尸片少有的主观体验/最终逃离暂时安全得知世界已丧尸横行在那个年代应该是个震撼结局/
结合了罗梅罗的丧尸行为模式和巫毒教僵尸的起源,斗鲨鱼、刺眼球、群尸行,以及海报上那只招牌丧尸,亮点接连不断。随机出现、没有身份的丧尸是弗尔兹未知恐惧的一贯风格,好几部弗尔兹电影的结尾都是烟雾场景加合成器配乐(配乐听起来还挺像),结尾群尸涌入纽约的场景倒是像另一种样子的《鬼驱人》
【此片bgm有毒】闻名而来,然而现在听这首曲子就会联想到不安之种和创价的久本雅美。。果然万恶之源。诡异的是这部片第一部就叫zombie2~( ̄▽ ̄~)~作为丧尸cult片也是十分有料,第一次看到了丧尸大战鲨鱼这个场景,独特而迷人的复古气息,掩盖不去的技巧痕迹却意外的相当朴实自然
活死人黎明的意大利版非正式续集,丧尸化妆要好过美版,为影史贡献了辨识度最高的一枚丧尸,血腥重口场面也是开创了丧尸片的先河,导演也明显更专业,与本片中的丧尸袭人场景相比,美版仅剩粗糙,结尾火拼桥段也是拍出来同期丧尸片不具有的激烈感,只不过剧本跟罗梅罗的比起就太过老套肤浅又无趣了
虽然角色都是脑子不够用,但影片的B级范儿和恶心的特效化妆还是让人大饱眼福。有别于美式僵尸病毒爆发的末日模式设置,片中邪教巫术最后唤醒坟场里的群尸,看着一只只手从泥土里伸出来堪称恐怖片中经典一幕。最终恶趣味,末日寓言也连带着电影非主流的道德观一并将黑暗进行到了底。★★★
记得小时候在碟子店看这片儿时差点没吓出翔,尤其是两个镜头:僵尸从坟里钻出来,一口咬破人的喉管,并连着皮往下撕。僵尸按住一个女人的脑袋往木尖子上撞,木尖直接穿破女人的眼球插入大脑。尼玛这大概是当时我见过的最凶残的僵尸了。不过现在再看,身经百战的我已觉此片和动画片无异。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