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980年代的爱情 霍建起
导演: 霍建起编剧: 郑世平主演: 芦芳生 / 杨采钰类型: 剧情 / 爱情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汉语普通话上映日期: 2015-09-11(中国大
导演: 霍建起
编剧: 郑世平
主演: 芦芳生 / 杨采钰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5-09-11(中国大陆)
片长: 105分钟
又名: Love in the 1980s
1980年代的爱情的剧情简介 · · · · · ·
关雨波(芦芳生 饰)大学毕业后分回故乡的小镇政府工作,颓废消极的他在小镇借酒浇愁,邂逅了在供销社当营业员的成丽雯(杨采钰 饰)。
雯是关的高中同学,当年关暗恋着雯,并偷放过一封情书在雯的书包里。1978年高考结束,全校仅关考上省城大学,从此两人境遇不同,渐渐没了联系。而今重逢昔日的初恋对象,关内心激动,而雯却保持着距离。因彼此身份悬殊,雯反而显得孤傲难近。
在这寂寞小镇,两个青年互相寻找着温情。雯虽然在生活中关心他,鼓励他重新振作,但雯的内心情感始终理性的封闭着。关重新发现着这个女人的一切善美,并试图闯进她的生活……
1980年代的爱情,那段时光留在每个过来人心底里的,是久经复苏的浪漫人性和绝美的纯情。
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金爵奖 最佳影片(提名)
《1980年代的爱情》下载观后评论:
平凡的人生就是这样,在失去与失望中苦苦的一步一步前行,这是走出大山的一代,却又回到这个地方。男人这一辈子需要的就是一个平台,他最失望的就是,满腔热血却无法释放,相爱却不能厮守,冷静和克制又产生距离感。这是时代造成的压抑,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给彼此的只能是安慰,承诺都不能说出口,虽然般配又有什么用?女人只会把男人困在这里,男人不能把女人就出这里,住久了也不愿意听外边的人说这里的好。当然不惧怕这个时代,只是去怕这个时代让我们付出的代价。多年之后再相见,忍不住干柴烈火,这是在羁押中的爆发,也是彼此不能相守的愧疚。既然没有留下来的理由,还是要在繁重中忙碌的奔走,下一次见面竟是阴阳两隔,这是最好的结局,如果还活着应该怎样见面,怎么也得等着人家家破人亡,孤儿寡妇再与你在一起,既然能领养女儿,说明爱真挚。

拍得很美,只是故事想表达的美好无法苟同了。当女性以牺牲自我欲望抚慰男性脆弱,从开篇便注定了她必死的结局,从男性的视角出发讲述这个故事,美好的爱情与想象中完美的她不过是时代的符号,个体性从未得到彰显,甚至让我怀疑她是否真的存在过。影片把乌托邦式的浪漫幻想寄托在乡镇,镇的空间也成了符号,有习俗的展现、有美丽的山水,但也仅此而已。这场对1980年代的缅怀与致敬本质上只是一场意淫,为了宣泄个人情感的不甘。如此私人化的影像,便不要动辄惯以时代之名了吧!让女性个体和乡镇空间符号式地呈现在电影里便说明了影片对时代命脉的表达正像歌里唱的那样,“永隔一江水”。

8:12的二人初见摔酒瓶,为了符合情愫气氛,酒瓶摔碎后荡漾的酒花用了升格,拍摔碎的镜头用了三个机位完成13:08成丽雯独自趴在缝纫机上的画面很美40:13月光下的高山很美41:50栈桥上的二人显得很甜,男生的口琴声就显得更美了45:11男主送给女主一束地里摘的野花,女主把野花用瓶子装上水放置了起来,很好的细节46:24女主独自在河边听歌的画面也太美了49:11二人的玩水升格,笑容与水花,虽然老套但是有效54:5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确实美,用到爱情片里太管用1:07:00用在山区的房顶、小巷、大山构图。片尾的山顶没~

想来也是看过野夫的小说之后,好奇通过影像具体来怎么呈现这样一个短小而唯美的故事。野夫亲自操刀写本子,剧情自然和原著差不太多,但说到底,故事还是单薄了,提到纯情,或许人们都会想到山村,美丽的女孩,有才华的男生,只是恰巧,野夫将这些因素组装了起来,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影像需要的是一个完整且富有冲击力的故事,而不是讲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实像化,虽说这是对内心的一种表现,要知道,属于情感的某些东西是不可说的,也是说不清的。鉴于人们对美好的向往,虽然影片拍的很不合格,姑且也就凑合过去吧。

能看到这部电影,是因为看过同名小说:能看到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是因为看了该作者的另一本书《乡关何处》;能看到散文集《乡关何处》,是因为该作者在微博上发布了出版审核时被毙掉的一篇文章《地主之殇—土改与毁家记事》。看吧,世上的事儿就是这么环环相扣,因果相承。本片风格非常朴实怀旧,是80年代的味道,好似一壶陈年的老茶,需要在一个下雨天细细回味,才能把那些车马太慢的旧时光寻回一缕。

可惜了,看的出导演尽可能尊重原著,却受制于篇幅所限,虽然最主要的几个片段都保留了却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也许是一些细节,也许是全文高潮的宾馆的激情一笔带过……总之,1980年代的爱情,就是,我爱你,我也知道你爱我,但是,前方有更广阔的天空待你展翅翱翔,我愿看你高飞而不是为了儿女之情让你后悔,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如果可以重来,你会选择抱紧我留下来吗?……

这个倒也像是导演给这个时代的一封情书。用现在的技术,呈现出了过去的符合我们构想的面貌,二者虽说是时间变换,其实倒更像是空间的变换。丽雯的女儿就是现在的我们,到也不是说这个故事如何不真实和矫情,而是情书就是这么矫情和不切实际。从此,风景有了意义,恩施有了灵魂,过去的岁月以一种抚摸安慰的温柔,让现在的我们获得了情感上无比的满足
看不得这种爱情,戏里虐,就在戏外哭个撕心裂肺。可能这就是人生,就是命运吧,即便换一种活法,男主留在了小城,说不定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将美好的爱情消磨殆尽,人生又是另一种不得志,几十年如一日的无奈。多么强烈的感情都会被时间冲淡,多年后偶尔想起,莞尔一笑,最终还是要跟命运和解,跟自己和解~希望下个轮回里 不会有这么多遗憾和无奈~
本来看剧情简介应该可能是我会喜欢的片。但是这手法太老套了,那种氛围跟这个故事要表达的情感不搭啊。跟导演有关系吧,跟演员也有关系,太现代了,衣着打扮也太现代了。节奏感也很奇怪。前半段还稍好点,后面剧情飞流直下是啥意思。人物内心情感的走向表达得过于隐晦和生硬了。嗯,总之是不满意,并且有冲动想把这个故事重新拍一遍的说。
前七十分钟我还是比较满意,比较符合原著的气息,一些外景,特写镜头,还有少女美好的腿和脚,都将原著那种朦胧,纠结,远观而不可近入的感觉算是拍出来了。但后面太崩了,虽然原著就是那样但你是电影就不能这么搞了,跳跃感太强,又收尾的莫名其妙,那段激情戏特别失望,原著里那一段应该最精彩的,为了杨采钰多打一颗星。
因为评分如此低,片子迟迟未看…才发现评分不能作为每个人心里的标尺。太年轻的孩子,享受爆米花式的速食爱情,怎会接受时代起落里人们的甘心与不甘,情感中的回旋与迟疑,坚守与尊重,绝不是轻弹浅唱的笑话啊。前半部的摄影镜头依旧似《那山那人那狗》般油画里的暗调子,与小说意境刚刚好的一脉相承。
男大学毕业分到山村,遇到高中女同学。男追求女,女主父母有过遗憾的类似的婚姻,女主不敢接受。男主回城,事业波折,同学聚会女主献身,给钱。男主上北京事业成功。得到女主癌症去世消息,赶回乡村,从别的同学给的遗物里,知道女主一直在爱自己,悔恨无限!收养女主的女儿。波澜不惊,风淡云轻
大概是请了一个拍广告的摄影师吧,一股旅游宣传片的味道,没有把当地特色很融洽地放进电影里,像是为展示而展示。两个主角跟山里人气质格格不入。且故事真的很矫情,透露着浓浓的知识分子清高和腐臭味。这真是曾经把我家乡的气质排出来的导演吗?大概这类时代的片子离开了胶片就再也没有魂了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