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哥哥的爱人 莫妮亚·肖克里
35岁的索菲娅暂时寄宿在哥哥卡里姆的家。鉴于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卡里姆非常乐意与妹妹分享自己的家。但当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陷入爱情时,兄妹间牢不可破的纽带将受到考验
35岁的索菲娅暂时寄宿在哥哥卡里姆的家。鉴于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卡里姆非常乐意与妹妹分享自己的家。但当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陷入爱情时,兄妹间牢不可破的纽带将受到考验。索菲娅感觉被哥哥抛弃,开始质疑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做出让自己“成长”的选择。电影以幽默风趣的故事探讨另类亲密关系。
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莫妮亚·肖克里 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评委会“心动”奖莫妮亚·肖克里
《哥哥的爱人》下载观后评论:
正在学习法语的我 看到这这个标题异常亲切la femme de mon frère 一开始我自己翻译成 哥哥的女人 顿时感觉怪怪的哈哈哈哈 译成哥哥的爱人 嗯 顺口多了 哥哥一直接济妹妹在家里住 妹妹一直过的不顺心 直到哥哥女友的出现 仿佛打破了两个亲人之间的平衡 或许是有一种 本来给我的那份爱 要匀走一部分给另一个人 而且生怕被匀走那部分还比自己的这一份多很多 这种类似的心情 看到小时候 妹妹和其他姐姐玩的好 生气嫉妒的心情类似吧 哈哈哈哈哈 肯定有有不同的地方 几十载的春秋 几十年的性命 说到底 最后陪你最久的也是自己吧 第二久的应该就是 陪你走完后半生的伴侣了 所以被匀走的爱 是挺多的吧 亲人 则是陪你走过那几十年 或者只有十几年的人吧 这样的感情 孰轻孰重谁又能说得清楚

三星半。机敏灵活的处女作,可以期待莫妮亚的下部作品了。时不时蹦出来的跳切,大胆的粉蓝色块,幽默风趣的生活对话,兄妹剧还搞这么甜…非常精致、非常夸张、也十分新浪潮,情绪传递下的场景呈现费了不少小心思。私人影像化的情节喜剧,希望这种特别珍贵的创作特质如果能够得到延续。本来对快节奏的音乐剪辑和高密度的人物对话很头疼,所以期待放很低,结果熬过前半段之后越看越喜欢。特别是当这家人吵起来的时候,反而又能够Get到导演对人物构造中故作聪明时的有趣,观感和片中角色一样也是循循渐进的会心一击,越来越沉浸在里面的人物关系里。对于情节剧来说还要什么意义呢?妹妹和所有厌世者的生活态度一样,果然都要靠自爱来打破。即使是虚无的原子也是有联系的。一句话阐述本质:“我们也可能什么都不是,但至少你我可以一起当个不是。”

70/100。导演在处理这个故事的时候很显然地没有按常理出牌,混入了许多新奇古怪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因素,但是大型家庭兄妹melodrama好戏的本质没有改变。这些别样内容的加入确实可以使得影片在同类型电影中有所突出,这一点尤其是在浮夸的吵架戏上得到了明显体现,让人无法忍受却又有点喜欢;但这样又似乎有点会把主题冲散,集中的表现就是对妹妹的个人生活叙述过于啰嗦和繁复。不过总的来说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是好的,每个人都像是原子的排列组合,空虚而无处安放,那些最亲密的人,一方面会成为斥力最大的个体,但另一方面又有着不可忽视的引力,怎么处理,你自己决定。

200607 【B-】一部非常可爱的法国电影,观感远高于期待,有与多兰相通之处又不尽然。此片中独特的喜剧性与节奏感高于一切,在镜头运动与剪辑中连接着碎散的逻辑,并弥合于人物幽默风趣的言行举止间,漂浮的言语无不滑向情绪轻盈的欲动。另一方面,置于整体是将处理暖味的人物关系作为中心,同时以情境不断的延续制造灵敏的喜剧性为辅助,发掘汇集片段语境中编排的笑点归于整体脉络,喧吵的叫骂声则随之凝聚或飘散,自由的无法一言以蔽之的。将舞步完全精准的踩在了鼓点之上,小聪明也确实都耍在了该耍的地方,或许将电影的时长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之内会更具有吸引力吧。

导演Monia Chokri的新浪潮风格练习,前半段频繁的画面跳跃甚至符号式面部特写有早期戈达尔的影子,后半部选用纯色色彩的变换构成画布般背景板以突出角色的情绪,且故事中所塑造的索菲亚的形象是独一无二的,丧、嘴炮、世俗、神经质、嫉妒心超强的女性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非主流正确人生,也是一种对病态社会的反抗(失业、堕胎、无趣社交);对于结尾“有情人终成兄妹”的划船,甚至整部片中兄妹亲密但不越界的关系,反而会想到里维特的塞琳朱莉出航记,出航记中变魔术是带领观众不同角度观看的精神分析,那亦可把此看作是索菲亚强大占有欲的蔫儿坏的内心

铺满了音效、堆砌好台词和充斥着特写。片中人拥挤而吵闹的银幕生活也让观众们完全得不到喘息。人的出生和出身都是一门玄学,一个原生家庭产出了一群聒噪的奇葩,其实是些失真的人物,他们相互间的纠缠和不可打破的连接合情理但无法更进一步的触发共情。影片作为处女作,花样还是挺多的,不乏趣味但实在有些过头。导演作为多兰的闺蜜,斗嘴干架也是一流的,掉书袋抖包袱也都不在话下。
#72nd Cannes# 一种关注“心灵撞击”奖并列。跟多兰合作过《幻想之爱》和《双面劳伦斯》的加拿大女演员莫妮亚·肖克里导演处女作,一部比较无聊的沙雕喜剧。影片集中在对成长和家庭主题的探讨上,不过片里的笑话都比较绕,所有演员都以一种滑稽剧的方式进行(十分夸张的)表演,加上语速快台词多(可能受到了多兰的影响?),观感确实不怎么好。
3.5 明明是快把我嫂子带走。属于30s的青春成长叛逆片。本人平时最讨厌看吵架戏码,多兰的一巴掌我可以窒息个半天,但是本片的吵架真的看得笑泪纵横。可能是同样的焦虑又或者是熟悉的城市街景,意外跟女主调到同频。配乐非常合时宜,加一撮小清新调色,风格化强烈。但影片后期走向就很迷,魁北克移民文化展示向加上一段虚无主义理论也是蜜汁尴尬。
首先,我觉得影片展现的是一种生活,一种心态,与哥哥及他人的亲密关系只是这种生活的议题,只是这种心态的发展背景。博士毕业事业无望生活困窘情感失败,一种嘲讽外在并被嘲讽的生活,一种认为自己所作所为符合本性却似乎自己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的心态。我想到了生活大爆炸中的艾米,区别很大,或许这就是政治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吧。
很像Charlotte Ritchie以前在BBC三台的那部《贱精姐弟》,看的时候被吵到头掉,但真正被砍时,很舍不得两个角色;或者当中身处职业、家庭关系和感情焦虑的议题也算是低配版的《魁北克生活》,观感全凭个人生活引申的所谓“感同身受”。不过这么絮叨和个人的探讨可以出现在电影节视线里是欣喜的,短一点会更好。
别对任何群体有任何既定的偏见,女博士就要么自怨自艾要么暴躁易怒找不到工作要么索求无度还有她的什么自以为不羁的糟糕父母…世事是很难,容易的话大家都以自杀方式结束无聊透顶的生活得了呗,所以还是要自己给自己找乐趣,有个自己的圈子,有点小乐趣的活到死就得了,讨厌这种自以为是的伪文青片,快进看完纯属为了女二的演技
能回答出电视里所有知识问答题,却答不出自己人生的问题。第一次看到恋爱中的哥哥这么开心,自己却变得不开心。后背疼可能致死,听诊器屏蔽心声,他们说生育是女人最伟大的时刻,他们说潜伏的死亡使生命伟大。35岁的政治哲学女博士,该如何适应孤独的生活,不被规则的铲雪机清除,猜对人生的全部谜语。
魁瓜太会讲笑话了,虽然手紧给了四星,但是私心五星推荐。莫妮娅是坠棒的!非常可爱又有深度的处女作,尤其是剪辑,可爱到爆。粉红色和蓝色的色块和片尾字幕的粉蓝区分对比,以及见缝插针的两性关系、女权话题探讨都甚得我心。赞同莫妮娅,一夫一妻制是异性恋的婚姻制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