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卡罗尔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兰籍理发师,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使他变得萎靡不振,无意间时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轻任性的法国妻子多明妮戈。她对丈夫的冷
卡罗尔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兰籍理发师,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使他变得萎靡不振,无意间时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轻任性的法国妻子多明妮戈。她对丈夫的冷漠感到愤怒,于是以婚姻有名无实为理由到法院请求离婚。离婚目的没有达成的多明妮戈烧毁了卡罗尔的发廊使他沦落街头。此时,只有一只皮包和一张美发师证书的卡罗尔唯一的目标便是回到波兰重整旗鼓,让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在热心的波兰人米科拉伊的帮助下,卡罗尔回到了华沙。他来到其兄尤雷科开办的单位工作,同时又兼了一份保卫员的差事。为了多嫌钱,偶然的机会,卡罗尔义无反顾地将所有的财产都投入了房地产买卖中,他还拉了有些不情愿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后,卡罗尔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间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当上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总裁。
发迹后的卡罗尔千方百计同多明妮戈取得联系,虽然她拒绝同他会面,但卡罗尔并不放弃,发誓要征服多明妮戈。于是,卡罗尔精心策划了一个骗局,在米科拉伊的帮助下,他对外谎称自己已死,买了具死尸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遗产留给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从巴黎赶来华沙参加葬礼,并继承了卡罗尔的遗产。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罗尔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她的房内。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终于投入了卡罗尔的怀抱。在一夜狂欢过后,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觉醒来,发现卡罗尔失踪了,随即警察赶来,把多明妮戈作为谋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来……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着监狱的窗子,向注视着她的那位曾被她抛弃过的前夫平静地挥了挥手。而此刻,遭到了报复的她又到底想要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蓝白红三部曲之白》下载观后评论: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经典三部曲之《白》是其阐释平等观念的一部作品,《白》已经完全揉合了导演对于人生际遇的思考和对于人文电影孜孜不倦的追求。《蓝白红》这三部电影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导演运用存在主义思想寄予人类精神救赎的某种期望。他始终在镜头表现上忠于写实,在色彩运用上则极具表现主义。《白》是在纪实之上加以黑色幽默调味,深入婚姻地位之嬗变问题,用具体的现实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片,以“白色”作为影片主色调象征平等概念,无限放大了人类内心深处的自卑以及孤独,揭露了现实世界中理性意义上的平等不可能真正实现。《白》尽情展现了爱与被爱、孤独与绝望,看着片中仅几秒钟的闪回镜头里,女主多明尼身上飘逸的白色婚纱、四散飞扬的白鸽,美好也许真的只有短暂一瞬,我突然间明白了,爱情是痛苦的奢侈品,孤独是永存世间的真正磨难。

去查了最后一幕的含义,看来Karol和Dominique终抵达了平等之岛,但也同时彻底沦为爱情的囚徒。反喜剧类型代表作。闪现的白幕意味深长,那是他们作为相爱之人到达的身体愉悦最高点,却转瞬即逝,宛如一场让人唏嘘不已的白日梦——这注定二人之间的爱永无宁日。因爱困扰,为爱之对等癫狂,这种无法同时“在场”的相爱恐怕只能存在于洁白似梦的教堂门口,那里深深地一吻汇同众人的祝福,也是一处闪耀的白色。K只是爱而不得,D也只是爱而不得。这里利用波兰与法国地理性的不同(也些许带有政治含义),巧妙嵌入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是为复仇造成死亡假象的情节埋下伏笔,K只有回到波兰此地才能拥有D爱而不得的东西,而D回到波兰也必将以同等形式,失去K曾失去过的厚重幸福。与白色雕像接吻的那一刻,K感受到了幸福吗?

1.丈夫在法国处处受挫还阳痿,这让女主坚决要离婚。但在丈夫假死葬礼上却又流泪,究竟是心里还爱他?亦或是人类的通病——在一个人死后脑子里只会念得他的好?最后监狱里的手语让我明白了,女主还是爱他的,她想要的一直很简单——被一个强有力的男人征服。在法国唯唯诺诺,还当秒男的丈夫丝毫引不起女主的兴趣。但在丈夫的家乡波兰,他赚的盆满钵满,床上又重振雄风,这让女主重燃爱火。但为何两人不能平等的在一起呢?一段感情的维系,必须得在一方处于劣势的前提下才能长久吗?无论征服还是被征服都不是我理解的爱情,爱情就应伴随着激情自然地发生,让人头晕目眩欲罢不能2.我想本片讨论的平等不止于爱情,还有政治、国家、种族和生死(法庭上男主的控诉、苏联手表和尼古拉想自杀时的空枪3.男主最后的眼泪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对这种类型的片子毫无抵抗力。我知道一位想要寻死的波兰人,现在他回到了华沙,可他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死亡。异国,西欧,失语,贫穷,阳痿,这是一连串的隐喻,故国的沙龙挂上了欧洲风行的霓虹灯,落魄的男人收音机里放着他高攀不起的语言。隧道尽头就是光明,卑微的爱里夹杂着的是极致的恨,“你比电话里叫得更响”,象征着耻辱的两法郎硬币与过去的那个耻辱的影子一同埋葬。他是卑微的,但这之中又有几分是他的选择,因为那片大陆就是倾斜的,也只有一些语言可以被世人听到。不过至少有人听得出他用梳子哼出的曲调,他给他展示他的纸牌魔法,他则给他理了头发,并赐他“死亡”。

阴雨连绵的法国和波兰街头,一切都是灰蒙蒙的,没有了高饱和度颜色的刺激,让整部电影变得平缓。虽然片长只有九十分钟,但是陪伴着我度过了一个冗长的下午(当然也有可能是困意让我的反应变得迟钝)。故事情节大概就像传送带上的皮箱一样,慢慢推进。走进法院之前的卡洛和发家后的卡洛判若两人,他变得自信,不再畏手畏脚。但是却无法挽回和妻子的婚姻,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让前妻再次来到他身旁,甚至给她构陷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可能到最后他也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只是为了报复当众羞辱过自己的她还是真的爱她,有些东西碎了可以粘回去,那么爱呢?石膏像终究还是代替不了爱人啊

德尔佩的出演惊为天人,从爱在三部曲到“白”,我见识了德尔佩各个年龄阶段的样子,从年少时的清新脱俗到中年岁月的从容优雅,岁月在她的容颜上刻下了痕迹,不变的是她独特的文艺气息。在一份感情中,不管是卑微的一方还是强势的一方,本质上都顺应了人类自私狭隘的本性,卑微的一方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爱的极端渴望,强势的一方更是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这都不是爱,爱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平等。一个角度是物质条件,思想生活,生理状况等等的对等,另一个角度是在此基础上愿意互相让步,甘愿奉献。

1性爱只是幌子,它可以代指一切女性对爱情的诉求。如果这个最根本的诉求得不到满足,爱就是不完整的,其他方面再充分都无法弥补。2 而从女性视角看卡洛,他就是一个为了弥补受挫的征服欲和自尊心,以爱的名义,疯狂自虐和施虐的男人。3 两个人相爱的时候,双方的诉求都可以在对方身上得到满足,也能够满足对方,自然可以开启跷跷板模式。但是当任意一方的诉求发生改变,或者得不到满足,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也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关系不对等」。
多明妮在婚礼上回头的前后两次镜头表情不一样,前一次的镜头穿插在卡罗尔失意落时,这个镜头里多明妮是微笑的,后一次的镜头穿插在卡罗尔报复成功后,这个镜头里多明妮没有表情,是否也在暗示两人在爱情中地位的变化呢?且两者在婚姻中的地位从头到尾都是与象征平等的白相悖的,更接近此消彼长的状态。ps 这一部与蓝里好多镜头都有置换视角的重叠,应该和红也有,三部电影是交融着的对宿命的探讨和表达。
相比于过于抢眼的蓝,本片“白”的元素并不是太出彩,然而却贯穿始终,无法忘怀的白色婚纱,没有生机的白雪,冰冷的白墙,而这里的白更像是一种情绪,纯洁美好的相遇,爱而不得的绝望,到最后容不下半点瑕疵的圣洁,在爱情里,刻意追求平等,不是因为他不爱她,而是源自内心的卑微。故事上比蓝好,视听与情感上不如蓝。ps:女主真是美得让人惊艳,也让这个略狗血的故事增加了可信度。8.1
从卑微的求爱者到扬眉吐气的掌控者。精神与肉体的双重阳痿让男主失去爱情。有了钱重归自信,报复出轨,诈死让妻子被拘禁,但跪倒在他重归的雄风面前的妻子分分钟就原谅了他,用手语跟窗下偷窥的他说重新开始。爱情中双方的拉锯战。两人的平等只有在曾经婚礼现场与现在再遇高潮。性与爱的冲突。资本为王的时代。拼接的雕像就像破镜重圆的爱情。空包弹让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基友重生。
三部曲毫无疑问全都五星送出。个人三部曲的排名是:《蓝》>《白》=《红》# 白色是平等的意思,但事实上陀耶斯洛夫斯基却给出了一个爱情不平等的命题。深情到一定程度,爱情的天平必然会出现失衡,于是主角通过一系列的复仇(假死和金钱)换回了女主的心。这是一桩等价交换吗?不是吧,是吗?你相信爱情会有平等吗?可以等价交换吗?平等吗? & 朱莉德尔佩太美了!
电影我印象中就出现了两次白色:一他被装在皮箱里被运到茫茫雪地上,另一个是开头结尾出现两次的婚纱视频 最后变成的白色看了大家的观点 好像都在说白色是导演在暗预平等,我也么觉得真的存在纯洁的爱情吗?和《爱情短片》中那样纯洁的暗恋,这个电影似乎在告诉我,没有。一切的本质也就是不平等的关系。所以最后的男主哭是因为女主回来了还是因为其他的呢
一无所有浪荡在法国时,他的爱一文不值。被嫌弃被侮辱,像条狗一样扔在街头。忍辱负重返回波兰,为了出人头地不惜赚些不光彩的钱,以假死和丰厚的遗嘱赢回美人心。用报复了抚平受伤的自尊心,获得了平等,又怎样呢。她身陷牢狱,他也得小心隐藏着活,爱布满褶皱。结尾的哑谜和眼泪都不过自我欺骗自我感动。白色是平等,是无暇的雕塑,是天真的幻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