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大卫·柯南伯格
编剧: 大卫·柯南伯格
主演: 詹姆斯·伍兹 / 索尼娅·史密茨 / 黛布拉·哈里 / Peter Dvorsky / 莱斯利·卡尔森
类型: 科幻 / 惊悚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3-02-04
片长: 89分钟
又名: 勐鬼勾魂 / Zonekiller
IMDb链接: tt0086541
录影带谋杀案的剧情简介 · · · · · ·
马克思(James Woods 饰)是一家小型电视台的台长,为提高收视率,马克思四处搜罗带有色情或暴力内容的剧集。马克思的下属哈兰盗用卫星信号,获取了一档名为影视场的节目,内容为写实粗糙的暴力虐待场面,马克思看过这套节目后无法忘怀,对其他剧集丧失了兴趣。电台主播尼奇(Deborah Harry 饰)与马克思相识不久,这名有受虐倾向的女子也被影视场吸引,奔赴节目可能的产地匹兹堡欲参与制作。马克思经人指点拜访影视场的创始人布莱恩教授却没有见到真人,教授寄来的以尼奇为主角的录像让马克思产生了幻觉,马克思再度拜访始知布莱恩早已被杀死,现在的影视场节目由惊人视力公司的巴里负责,马克思一步步落入了巴里设计好的圈套,在巴里与布莱恩两种力量间越陷越深……
本片获1984年加拿大吉尼奖最佳导演奖。
《录影带谋杀案》下载观后评论:
?前面有点闷…后面突然一下子血浆横飞起来……血浆我不怕的啊我觉得挺美的…但是我好怕那种机械跟肉融在一起的感觉啊…铁男阿基拉都有啊?…大概就像是发现自己的被子上有个结了深褐色厚痂的伤口一样恶心??……其实看到开头男主对丧心病狂的暴力虐待兴奋不已我大概就猜到要玩脱啊肯定说这不是演的,然后现实和电视分不清了女主一定要被卷进去之类的。色情本身就必须是僭越的,人类制定标准道德文明就是为了获得犯规的快感,媒体让现实虚拟的界限模煳,意淫不犯法导致标准线无限的推移于是人类的口味越来越重“不是看操内脏就硬不起来”………?我觉得探讨这个问题在后半段有点不对劲啊(男)观众作为受众大多还是代入施虐者的吧把自己想象得那么血淋淋的不会吓软嘛?不是。。不过我认识的男的十个有九个m(不x

200425 【B】第三部柯南伯格,慢热型,更偏向概念游戏,仍持续对肉体的迷恋,恐惧感源自现实逻辑的重新构造。柯南伯格展现出现实影像世界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隐藏的控制论,影像复制现实的同时将现实推向虚拟,媒介作为人之延伸的同时侵略神经网络吞并人类的自由意志,重构并放大欲望(甚至连自杀的意图都来自大他者的律令),精神和肉体在幻觉中成为被剥削的对象,被异化。有别于赛博朋克改造人概念中的肉体与机械的高度组装,或是意识朝向网络传输的数据化,相对的柯南伯格却相信“改造”后的新肉体并非是完美自洽的,他迷恋和崇尚一种病态的转变和反叛,即被虚拟化的精神和被重组的肉体之间扭曲的相互作用,而真正能够达成完美的只能是欲望仪式的末尾,最终的死亡时刻。

烟的假阳具象征意味在开头审片一幕就已被点出。而两位女性,一位拥有点烟动作的特写镜头,一位大胆地将其作为欲望的宣泄工具,二者皆将同样嗜烟的男主指认为不自知的性无能者,一位菲勒斯的短缺者。柯南伯格找到了性幻想与影像的共性,并将影像反噬现实的隐藏控制论演绎为躯体的性征异化,由此我们得以看到一个足以唤起生理性恐惧的过程,一个无性者畸变为双性人的过程:作为另一条释放性欲途径的暴力影像赛博格式地侵入主角,使其幻化出女性性征(腹中阴户)和根植于肉体的另一菲勒斯能指物:枪。//遗憾的是最后半小时的说教意味还是过重了,没能达到如CRASH那般纯净的质地8.3

这是一部独特的邪典电影,似乎是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的一次充满科幻和惊悚的极致推演。电视媒介对人的影响,幻觉与真实已无法分辨,传播学实验,对媒介刺激的上瘾和依赖从而寻求更强的刺激,大众到底需要怎样的媒体内容,肉体与意识,以及人类的终极命题——肉体对意识的束缚问题即如何永生……很多细节很有特色,比如阴极射线教会、在80年代就能做到的逼真的特效、墙上的穿着纳粹标志服装的滑稽的希特勒照片、阿姆斯特朗登月照、“北美已过于软弱其他地方都很粗暴所以我们需要适应丛林”的冷战思维。片子很独特,把这么多独特的元素融合进去,就像多线同步的今敏的动画一样。

首先,我已经很努力的找了时间长的,略去了明显删减的,结果83min的还是删了,我说怎么情欲戏、日本女人的近镜头、合伙人被杀爆内脏、烟头烫胸口我没看到呢,气死。其次,观影感受很像之前看战栗黑洞,因为录影带被吸引,越陷越深,甚至分不清现实和幻象。结局不出意外的主角自灭。录像带会动、手和枪连为一体、肚子上的开口,这些设想在80年代算前卫的。故事感觉还是有深意的,那个头盔不就是VR的前身么,电视电影等对现实的影响也值得思考。“电视就是现实,但现实却不及电视来的真实”。PS为了那段情欲戏我也得再去看一遍完整版嗷嗷嗷嗷

对电视机入侵心灵的警惕意识,电视节目不是制造幻觉,而是构建你眼中的现实。麦克斯肚子上的那道缝,既是性象征,也是电视媒体开辟出来的欲望沟壑的象征,柯南伯格将性和电视媒介并置起来,两者都驱使着甚至是强迫着人进行享乐。贝瑞以强行灌输的暴力方式控制麦克斯,而碧安卡则以解救他的温和方式无形地向麦克斯灌输思想并且让麦克斯误以为这是自己自发产生的想法。碧安卡以影视场的方式反对影视场,甚至让麦克斯产生宗教般的狂热信念,最终使其在仪式化的口号中自尽。比起明显的强硬的思想灌输,后者似乎更加防不胜防。

超现实主义邪典电影实在不喜欢,看得难受.....电视、网络、大众媒体对人们带来的影响,无形中控制了我们,道理简单。过度卖弄情色血腥、各种光怪陆离的异形。不过那个没有特效的年代,光看有性慾的电视、男人肚上的阴道、大魔头死前异形爆出的画面等等还是很写实、惊人的,以一部1983年的电影来看是很前卫了,90分钟不到的电影,铺陈太少、表演普通、几个长镜头不错,有些情节交代似乎不够清楚,物体人像化、人类异形化,这种隐喻看的实在头疼、非常讨厌。
神秘且混乱,看的第一部David Cronenberg. 前三十分钟是sci-fi horror的美好典范,之后开始垮掉。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节走向开始变得像拼凑一般,结尾的形式在中后段大量重复以至于失去了其意义。密集出现的拙劣特效和道具,和本片概念毫不相关的“异形/畸形生物”反复出现不知什么用意,观感像是低质量的b级cult片。唯一可以称道的就是有意或者无意触碰到的概念:娱乐至死,色情摧毁心智,“预言”了几十年后的今日。
80年代电影人对电视的集体恐惧与拷问。物件拟人化太震撼,冲破屏幕的手朝着主角被暴力影像产生的幻觉所操控的身体开火-旧躯体死了,新的影像实体诞生了。Videodrome有点像极端组织,叫嚣着振兴XX,阴极射线管传教会就像一些新兴信仰,可悲的是两条路都不是男主的最终出路,他们都在用不同的形式将他逼向死亡。曾经是电视屏幕,现在是手机互联网,屏幕变成心灵的视网膜,除了干枯的发问,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嗯,柯南伯格这风格,很难让人说爱不释手,但我就是很喜欢是怎么回事。当然他也很难让人觉得讨厌,只不过大约许多人会懵逼:这到底是要讲啥?本片的主题大体上延续到了existenZ,如果都看过会有助于理解。具体怎么解读就见仁见智了:你自然可以站在弗洛伊德那条路上去搞精神分析(本片隐喻不要太多),但你也可以往技术恐惧未来恐惧人性异化这方面进行理性讨论。最重要的是它很好看,不是么?
用一个过于具象化的故事以说教的方式讲述媒体对人的异化,笨拙而生硬。这种整个故事为了一个巨大的隐喻而存在、故弄玄虚而毫无灵感可言的影像作品,忽略创作时间的先后,我们可以统称为“姜文式隐喻电影”。然而本片除了在视觉上的想象力之外,对于梦境或幻觉的呈现甚至不如姜文(平心而论在这一点上,姜和库斯图里卡是一个级别的,他们都熟谙以跳脱的时空和对各种不合理安之若素的角色来制造梦境)
柯南伯格的想法太前卫了,这可不仅是一部猎奇的cult,更是一篇预言启示录,虚实结合之间的隐喻意象及表现形式都好绝。“屏幕是大脑构造的一部分,电视就是现实,现实还不如电视。”事实证明人类已经越来越沉迷在屏幕里了。假如真的有邪恶团体从这部电影中获得启发开始利用视频来进行大脑控制,那么这部电影对这些人来说何尝不也是一种videodrome呢?妙啊妙啊。7.5
柯南伯格太高深莫测了,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一个探讨暴力影像对意识行为的影响的科幻电影竟然拍得这么怪异惊人……概念给四星。呻吟扭动如有生命的电视机,男性腹部裂开的阴道,录像带被塞入其中时所象征的精神强暴,对电视机实施的性虐,谋杀,闪烁着红光的巨大头盔般的幻觉录像机,电视讯号组成的new flesh,“不是脑瘤产生幻觉,是幻觉产生脑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