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魏德圣
导演: 魏德圣编剧: 魏德圣主演: 林庆台 / 游大庆 / 马志翔 / 安藤政信 / 河原佐武 / 更多...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官方网站:
导演: 魏德圣
编剧: 魏德圣
主演: 林庆台 / 游大庆 / 马志翔 / 安藤政信 / 河原佐武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官方网站: www.seediqbalethe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日语 / 闽南语 / 赛德克语
上映日期: 2011-09-09(台湾)
片长: 144分钟
又名: 真正的人 / Seediq Bale: The Rainbow Warriors
IMDb链接: tt4164458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的剧情简介 · · · · · ·
本片根据雾社事件史实改编。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日本遂即武力接收台湾,宝岛各地纷纷被攻破。而台湾山区因道路不通,原住民生活尚暂未受影响,雾社地区的赛德克人之中,马赫坡年轻一代的莫那鲁道(游大庆 饰)英勇过人,率族群与甘卓万人争斗不休。日人垂涎雾社地区的 丰富资源,试图染指但遭到赛德克人强烈抵抗,伤亡惨重,然终于借原住民族群之间的互相仇杀侵入了雾社。莫那鲁道只得忍辱投降,但心中的火苗从未熄灭。时间推至1930年,日本对于雾社原住民的“文明改造”历经多年,日语等所谓文明并未给予原住民平等的生活,日人的欺压和繁重劳作侵蚀着赛德克人的传统和尊严,多年的愤怒累积,终于在这一年全面喷发!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下载观后评论:
莫纳鲁道居然也可以这么性感~感觉dpp阵营还是挺矛盾的,为了搞本土化而提高2%的地位,然而又无法回避原住民曾经被日本蹂躏的事实,这又和dpp特有的媚日基因相违背,所以影片的民族矛盾多少还是弱化了一点,变成了原始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矛盾,现代化侵占了信仰的领地,老一辈决定守护先祖的灵魂而反抗,这也挺真实的不是吗,毕竟他们也没有国家观念,假如是汉人这么做,他们肯定也会反抗,只能说满清政权对待边地少数民族的情商高一点...被屠杀的日本妇孺又何尝不是军国主义的牺牲品呢,都是时代车轮下被碾碎的尘土阿...另外影片前半部分的色调实在不太喜欢,太艳了,有点五毛特效的感觉...最感动的部分反而在片头,台湾民主国国旗被砍断的那里...可能汉人在这一段比较有共鸣吧...

你们握手言和喝交杯酒的方式好gay哦;噫,鸿门宴!”朱仕玠《小琉球漫誌》:「番以射獵為生,名曰出草。」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捕鹿,名曰出草。」 臺灣教育部《國語辭典》:「舊日臺灣原住民埋伏於草叢中,捕殺入侵者或獵取他族的人頭,再將人頭去皮肉,置於髑髏架上,稱為出草。」 可見原本出草指的是打獵,甚至是特指獵鹿。“被抄家了。。社文化之死。。内斗社奸。。这片还真需要从殖民视域看。。口水做的脏酒?怎么不说“口嚼酒”呢?“自己打自己才会让人瞧不起” “野蛮的骄傲”“我也是武士的后裔啊”这句话一说出来,真就有种自相残杀的意思了?蛇一样的中立汉人被豁免 日本教师和妇孺未幸免 立场不同的斩草除根 可见一斑 也难怪道泽番社亲日 头领一直活在莫那阴影下。

这个片子的“印第安”视角很好,他的彩虹桥之颂把丛林中人(狩猎/英雄文化)的精神殿堂表现的很具体,很富有“诗意”,虽然此诗意只在特定的情境中有其庄重和肃穆感,但仍然比梅尔吉布森《启示录》的默然内识见本体更有启示意义。西方的评奖机构不喜欢是必然的,因为他会让人联想起上帝裙底滚动的粪球,以及圣诞老人和黑暗佩德罗的民间传说。西方世界毕竟还没有民主到敢这样塑造印第安人和批判殖民文化。其引用的土著民谣极具史料性,是二次创作还是本来就有的?至少让我弄清楚了《春秋左转》里晋国士兵在晋文公怯战时歌唱的那句“原田野野,舍其旧而新是谋”的意思,那就是一首古自然哲学的英灵殿之颂啊!

开头浓浓的“最后一个莫西干人”的味道,同样的部落,殖民,反抗题材,褪去野蛮,来到文明,讨论了被殖民后带来了文明是否应该接受的问题,影片也体现了殖民的威力,一个部落民族被殖民后可以说流利的殖民语,部分思维也在发生改变考虑几十年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享用这个文明,但这些眼前的文明并没有给原住民带来益处,反而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猎场和文化,同时也有部分汉人穿起殖民服装当起了殖民者。影片最后的反抗,并没有带来过瘾的骄傲,而更像是一场屠杀!战争就是这样,战场上的人没有赢家,只有死亡。

一个被侵略的民族要如何生存呢,若有力抗争,抗争自然是一个选择。若无力抗争,是孤注一掷。还是苟延残喘以求生存的机会。虽然选择后者,意味着怀柔融合的慢性死亡,意味着失去尊严,祈求数代后的民族融合。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可是,我们又如何苛责前者的选择呢?乱世之下,民族要不要有脊梁,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一些人的死去,让活着的人能够不忘历史,不忘在时光之外为他们发一声叹息,尊重他们的抉择,在未来民族危难时汲取他们的精神。那就够了。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带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你明明知道这一站一定会输,为什么还要打?为了快被遗忘的图腾!”“图腾?图腾!拿生命来换图腾印记,那拿什么换回这些年轻的生命?骄傲!”“可怜的日本人,一起到我们祖先的天家,当永远的朋友吧!”没有过度杀戮,因为杀戮是他们的日常,是这片猎场的规则。“遵守自律的规范,当一个真正的人。”精神的传承,超越生命的力量,在灵魂中流淌。没有信仰,没有祖训,我们如何真正的活着。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见识见识野蛮的骄傲!!“达奇斯,你这从不想了解自己的后裔听着----塞得克巴莱可以输掉肉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输掉灵魂的赛德克一定会遭到祖灵的遗弃!”堪称大制作大场面,境界也更为宏达,刻画出原住民的热血与狼性精神,我们就是平民,相比什么为祖国为国家而战的泛民族精神已经被消费的乏味,单纯的为了部落,为了保持赛德克族人精神与侵略者拼命,没有什么政治视角,原始,生态,客观。
殖民新手自诩文明,但吃相太难看,只能欺负欺负软骨头。赛德克人和现代人的生死观不一样,按他们的脑回路出草确实是自洽的,所以对杀人的感受也不会像现代人那么罪恶,他们的思维感觉也和汉人那种国仇家恨的民族主义有区别,汉人毕竟社会群体大,很注重权衡利弊,民族感比较生意经。赛德克人做决策的时候也有一部分比较“理性”了(下部的内容还没看),这种“理性”部分是人类通用的,部分是因为被现代文明潜移默化了。
达奇斯,你上次还没有回答我,你将来要进日本人的神社,还是我们赛德克祖灵的家?你是达奇斯,还是花冈一郎?日本人比森林的树叶还要繁密,比浊水溪里的石头还要多,但我反抗的决心比奇菲山还要坚定。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带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真正的赛德克……达奇斯,你这从来不想了解自己的子孙听好,赛德克巴莱可以输去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失去灵魂的赛德克,一定会遭到祖灵的遗弃!
在网络上搜索雾社事件,大多数资料会告诉你日本人对台湾的殖民,对原住民的压迫,会告诉你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巡警在莫那儿子的婚礼上的无礼行为激怒了赛德克族人,然后轻描淡写的说,愤怒的赛德克人起义了,杀死了134名日本人。但是本片会告诉你,那134名日本人不光是军人,还有平民,妇孺,莫那和他的族人几乎杀光了当时岛上的所有日本人,并砍下了他们的头。这样不美化,不升华的直视历史,才是正确的。
看得出来导演自身站的立场是比较中立的,但是显然导演并没有这个能力去把控这么庞大的史诗故事。前期矛盾描绘不充分,导致后期暴动没有说服力,反抗成了屠杀,英雄成了魔鬼。当原住民小孩把刀刺向妇孺,野蛮的骄傲?野蛮比愚蠢更加恶劣。想把赛德克巴莱刻画成维京人只有战死才能进英灵殿的英勇,最终却成了温水烧开后乱蹦的青蛙。能感受到导演想要中立得描述整个复杂的事件,但最后只剩下了描述。
文明是否有先进和野蛮之分?似乎是有的,以人类生活的幸福指数而言。但在山野里,在溪谷间奔跑不算幸福吗?幸福在不同地理环境中又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如果所有文化统一成一个模子,世界该多无趣呀。记住自己的文字,记住自己的祖先,记住自己的神话,记住自己的习俗,民族的意志才不会消亡。如果一个民族只遗留于博物馆的旧物中,真的太可惜了。就电影本身而言,很赞
我居然才看了这么好看的电影,雾社起义太惨烈了。私以为侵占领土掠夺资源本来就是动物性的行为,侵略或殖民处是野蛮动物行为,最可气在打着文明的旗号行动物本能。所有洗白殖民历史研究其现代文明传播的学术都让我吐。应该认为原始和野蛮不是文明对立面而是另一种文明。入侵者拿走原住民的尊严,说我给了你们文明,呵呵。人家为什么非要接受你的文明丢掉尊严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