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南昌起义 汤晓丹
1926年夏,奉系军阀在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中惨败。周恩来(孔祥玉 饰)受党指派去找贺龙(高长利 饰),询问其下一步打算,面对连年军阀混战,贺龙早已厌倦,他表示愿
1926年夏,奉系军阀在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中惨败。周恩来(孔祥玉 饰)受党指派去找贺龙(高长利 饰),询问其下一步打算,面对连年军阀混战,贺龙早已厌倦,他表示愿意跟党走。周恩来在中央全会上分析了当时严峻局势,得知汪精卫(李宁 饰)已准备向工人纠察队动手,他果断解散纠察队,将人员武器编入贺龙二十军。得知汪要发动反革命政变,经请示中央,周恩来提出举行武装暴动,恽代英(叶新民 饰)等全力支持,此议获中央批准,并委任周为敌前委书记总负责。抵南昌后,叶剑英(王瑞 饰)及时识破汪精卫图谋斩首诡计,通知贺龙、叶挺(王定华 饰)率部做好起义准备。朱德(刘怀正 饰)向周恩来等作了武装暴动详情介绍,刁铁民(王华英 饰)阵前做说客遭贺龙逮捕,张国焘(王际春 饰)阻止未果,周恩来下达了起义命令......
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服装
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化妆(提名)
《南昌起义》下载观后评论:
1981年上映的主旋律历史片,由真理大讨论催生的电影。宣传和军事两手准备,周总理找马蹄莲,扮郎中,拍桌子,贺龙“清党”,打篮球,入党,张国焘和陈独秀的谨慎保守,还有刺客的改头换面,双喜小两口,叛逆的大小姐,工人纠察队制止裸体游行。立体而平实地讲述人民军队的诞生,严肃又活泼地展现了领导人和普通战士的日常生活。

里面的周恩来很帅。(以下是2016年补充)1八一当天央视一套放这个,六套放《八月一日》,高下立判。这里的周恩来多帅,那里面面乎乎;尤其是这里的贺龙,真是豪杰,不像那里的侯军演的,就会惩罚自己背着枪跑步后憨憨一笑。2全片真有左传风范,前面一大半把人物交代清楚、背景讲细致,到最后一站结束

也有表演太话剧腔、化妆太浓和旁白太多戏剧节奏不连贯的问题,但史实运用、演员选择和原创剧情的把握统统碾压八月一日无压力。贺帅写入党申请书、总理和朱老总赏花的两段原创剧情是神作,编剧大约是总理铁杆粉丝。——不是没给后人留饭吃,但是后人太不争气了。连剧终的定论旁白都比现在坦诚好意思么

初步印象:蒋总司令对南京绿化工作高度关注;副统帅镜头交关多,位置摆得相当正,肉太鲜,伊自家看了要不好意思额。翔宇同志那个辰光就等在游水的润芝同志边上听伊讲发动农民的重要性了;另外,希贤同志在武汉紧急会议滴工作午餐上教润芝同志怎么拿刀叉吃牛排,配菜是美国粟米。。。

话说还有牧师戏份,想当初我读书如果多看电影多好,尤其是与课本相关的,就不至于对课本知识囫囵吞枣,一点兴趣都没有?。如果我有可能有孩子的话,坚决给孩子围绕课本多方面拓展课外知识,电影啊书啊旅游啊兴趣体验啊,感觉会很有意思,要知道光看课本读书是最无趣的...

基本史实上没出错,张发奎、张国焘、谭平山也都比较符合,演总理那个演员真的唇红齿白。但老师讲南昌起义打的是青天白日旗,电影里起义的时候大家戴个红领巾打着红旗似乎不对。艺术加工价值宣扬很正。没有看到贺龙出场,但是看到了剧照里面贺龙的篮球大背心,评论真的优秀。

其实建军不是建党也不是建政,很多事情错综复杂,本身的意义又必须放在党史和国史上才有意义。单纯的南昌起义,其实很难表达。本片和建军大业相比,只能说,差不多。(这个比较不包括摄影技术后期制作和拍摄技法这个层面的)。而且,我脸盲,除了周恩来和贺龙,谁也分不清。
【学习强国影片89】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重学近代史。感叹竟是四十年前的电影。和《建军》比,本片表现力更强。双喜的妻子最后在背后射杀交际花——自己曾经服侍的小姐,不符合今天价值观了。马日事变,张发奎,汪精卫,何建(反共,杀杨开慧)有了新了解。贺龙、朱德的形象有了更深印象。
还原度很高的纪录片性质的电影,道具、服装、场景都很有年代感。剧情捋清了党内外,军内外以及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关系,有价值的文献片。对于虚构的人物黑姑和双喜,姚湘莲和赵毓,虽然有带动情节发展、增加戏剧性的作用,可不免有世俗化倾向。
确实突出了海报上两位,何时能给谭平山正个名。提到武汉确实发生过的裸体游行还小激动,结果演成污蔑CP的阴谋。。解放不就包括解放身体吗……没字幕又拉了下进度条,小人物没怎么分清楚,不满最后非得把湘莲毙了。以红色牧师结尾也是一奇
影评中有篇说这部剧没出现毛,甚至提都没提。可以结合时代背景。1981年,正是文革结束不久,对毛的评价出现争议时。而且“两个回顾”的第二个也是这年出来的。放今天,肯定的塞进毛~这就是去毛化不彻底,最终的回潮。
青云谱的马蹄莲,东湖约会,胜利路,江西大旅社。想想这些我曾经走过的路上,也曾走过无数的人,发生过无数的事。唏嘘感叹。P.S. 其实本片还挺对我胃口的,年代的烙印自然是无法消去,但是更加真实,也更加真诚。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