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反町隆史 / 中村狮童 / 铃木京香 / 松山研一 / 长岛一茂 / 苍井优 / 余贵美子 / 池松壮亮 / 寺岛忍 / 白石加代子 / 奥田瑛二 / 渡哲也 / 仲代达矢 / 本田博太郎 / 井川比佐志 / 胜野洋
导演:佐藤纯弥
语言:日语
地区: 日本
编剧:佐藤纯弥 / 边见纯
类型:战争
上映时间:2005-12-17
别名:大和号 / 男人们的大和号 / 男人的大和 / Otoko-tachi no Yamato
用户标签:日本,军事,战争,日本电影,男人们的大和,军国主义,电影,苍井优
片长:145分钟
imdb编号:tt0451845
故事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大和”号被美军击沉葬身海底的壮烈故事。这是一场与美军大批舰载机群决一死战的悲壮之战,也是三千余名年轻士兵守卫这艘代表着大日本帝国象征与希望的最后战役。海军特别年少兵神尾克己(松山健一饰)怀着对大和号满心的憧憬,踏上了这艘超弩级战列舰的甲板。神尾忍受着舰上严酷的训练,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实战——莱特湾大海战。然而联合舰队事实上已经土崩瓦解,最终战列舰上三千余名船员们与大和号同归于尽。
由日本著名导演佐藤纯弥执导拍摄的战争史诗巨作《男人们的大和》,荣获2007年第3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美术、最佳录音以及最佳新人奖。
第3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3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佐藤纯弥
第3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苍井优
《男人们的大和》下载观后评论:
前面100分钟的铺垫基本无效,以发现大和号残骸为引子,带出水兵二代与幸存者仲代达矢远洋祭奠,再以反町、中村等几人的视角展示大和号玉碎式进攻冲绳的前奏,可惜这一部分中,演员们面目扁平、徒剩个剧作功能性,这剧本在营造水兵们人性和豪气上也没什么可观,苍井优演技大写的尴尬,莱特湾海战被表现的非常小家子气。接着20分钟的最后一战拿回了点分数,CG和实拍结合的不错,血肉横飞的画面也做足了,相比《延坪岛海战》那种一场小遭遇战就扯开来拍的虚浮,大和号之毁灭被呈现的尚算节制有力。最后30分钟的收束也没提炼出什么东西,幸存者的骨灰被洒在沉没处,而仲代达矢则对自己战后庸碌的生命得到了体悟——这一节像是在续写《拯救大兵瑞恩》了,呵呵。总的来说,这片子铺垫的部分也没写出什么“男人”,大和号的CG横向比较的话也不算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带任何偏见。电影为军国主义洗白的嫌疑巨大!通过战友情、亲情、爱情之间的生离死别来体现战争残酷,这没问题。但二战时期,日本上下都在做军国主义霸权梦,民族是战争的推动者和支持者,与日军相比只是没有亲上前线而已,当时的他们并不无辜!并不值得我们同情!大和号奔赴冲绳时,士兵抱着必死之心作战,渲染保家卫国的情怀,淡化日军追逐军国主义梦想的实质!为军国主义招魂,少年眼神悲愤地绑上白毛巾驾船,二战幸存者神尾欣慰的目光……毒蛇只是拔掉牙冬眠了,并没有死!整部电影像一个受审的抢劫杀人犯,面对法官不承认罪过,扯家庭困难、生活苦楚,再感叹生命美好……日军为什么上战场?导演和编剧在极力回避。反战?卖惨成分居多。

说起来,里面有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天皇陛下都来询问了:海军已经没有船了吗?”(对海军在冲绳特攻作战的消极态度表示不满)。这真是不得了的一幕,大和号原本是可以不沉的,因为横竖海军也没有多少战舰了。天皇却亲自催促海军去参与特攻作战。仅这一证词,天皇也是不免战后受到追责的(明治宪法规定天皇行使自己的权力需在他人的助言下行使,但是他却在这里直接敦促军队开展军事行动,而且还让3000人送命,仅这一点他就越过了作为立宪君主的权限)。导演把这一场景加进去,大概是理解日本观众看了之后会有何反应的吧。

德国战争片:战争太残酷了,因为当年领导人及他的党派错误的发动战争,我们的百姓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我们的士兵在怀疑战争的正确性,是我们的错,我下跪。日本战争片:战争太残酷了,因为美国的飞机大炮原子弹炸了我们的领土战舰和人民,我们应该为了天皇和国家献出生命,但我们战败了,太丢脸了。大哥,你说你?呢?自己为啥挨轰挨炸自己心里没点逼数么?你不发动战争侵略别的国家屁事儿没有,还不是你自己的错?看了半天又是亲情又是爱情又是战友情的搁这儿洗啥白呢?这?就这?你管这叫反战片?你反你自己?我真的都气笑了?

导演居然也导演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这个片子其实没有那么激进,军国主义色彩并不浓 海军部队不知道是否真的这么充满人情味 这些年轻人只不过是为国家战死罢了,时隔70年,我们不能原谅他们,但多少能体会到他们做出选择的心境…片子能看出受到了《泰坦尼克号》的影响,“男人们”的“们”拍出来了,可惜没交代女人的父亲是怎么脱险的,战争场面也缺少了对个体的刻画(全在结尾)作为战争片并不反战,和前两天看的《笕桥英烈传》一个风格

大和号战列舰。与伊势湾填海造陆工程、青函海底隧道并称"昭和三大马鹿工程",战绩几乎为0。美海军核动力航母服役前是地球上最大的军舰,作为"大炮巨舰"时代的巅峰产物,是旧日本帝国强大海军落后思想的结晶。许多男性都将"多铆蒸钢"(多炮塔/铆钉/蒸汽动力/钢铁甲)奉为圭臬,认为这才是男人的浪漫,现在看来多少是种崇拜图腾文化的象征,即,借由对其他事物高度(或长度)的精神寄托,来弥补自身生理高度(或长度)不足的遗憾。

电影来说,是一部非常用心制作精良的战争题材电影。透过战争本身描述普通农民阶级家庭,农民家庭出身的普通士兵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日本士兵并非冷冰冰近乎变态地战斗,他们也有血有肉,面临亲人逝去,同伴失去,国家失守,在内心最深处触发的最真实的恐惧。军国主义宣扬了武士道精神,同时也有士道,一个义无反顾去死,一个始终不渝按信念去活,这也正体现了日本人极端的性格,体现了大和号的性格。最美丽的战舰,最惨烈地沉没。
不谈政治,这部电影值五星。虽然前面和中间有些战前的铺垫稍显冗长,但整体来说这部电影拍出了战争的气势和惨烈。其实就算谈政治,也并没有明显感觉这部电影在为军国主义招魂,相反导演特意给了很多战争下各种残忍的特写镜头反而让这部电影有了点反战的味道。当然,哪个国家都有民粹主义者,日本更是如此,所以作为观众我觉得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学习的态度是不是更好。
表面上是战列舰战斗的情节,尤其是最后一战,孤军没有空中保护的大和号被美军超多的飞机炸沉的情况都展示出了。总体那时候的日本巨人是愚忠的,一心想着为天皇去死,少数人还有着求生的念头。不过不明白的是,片中表现得也是让日本从死亡崩溃中求得新生,难道只有这样一条道路吗,为什么木有像德国那样有敢于反抗希特勒的,虽然失败了那也是一种不甘于被灭亡的抗争
大和号太可惜了,作为一艘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钢铁巨兽却没能在实战中取得什么实际作用和耀眼的战绩。最后的冲绳保卫战属实白给,一架护卫飞机都没有...有一些护航战机咋的也还能和美军博弈较量一下呢.... 片中的独眼性格比较讨喜,我个人很愿意与这种人打交道。在庞大的国家机器运作中依旧能保有自己的理性刚毅与温存。
“守卫国土”这话也说的出来?战争的前因后果难道就这么无视了?这逻辑简直就是我打你是为了生存,是合理的;你们如果不反抗听话当我的狗就不会有战争了;你反击打我就是侵略,就是让平民陷入战争的刽子手…还有人说看这电影不要带入情绪,简直胡扯,一部电影的基调就在这摆着,所有一切都是以此展开的,还能说无视就无视?
整部片子看过之后最吸引人的可能就是片名了。大和的特效做的一股动画感,真正的实景可能就只有那几座高炮了。叙事拖沓且肤浅,乱七八糟的人物太多,而且没有很好地衬托出时代氛围。表达的主题也很迷,是歌颂“保卫国家”的皇军还是痛斥战争给平民带来的灾难呢?真实性不如硫磺岛的家书,情感上差集结号太多。
抛开战争的正义性不谈,这是一部优秀的战争题材电影,比国内绝大多数战争题材的电影好看的过,不论剧情,场面还是演技。在最后美军攻击大和号的时候,鬼子表现出来的歇斯底里和自戕的场面就和很多历史书上描述的那样,所以可以理解成对历史的完美再现,如果是国内电影人拍的话不敢想象能拍出什么鬼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