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瘟疫 拉斯·冯·提尔
此片描写一个电影导演和一个编剧正在编写一本描述传染病肆虐全球的恐怖惊悚片剧本,但是戏剧中的主角却没有发现,真实的状况是有一种瘟疫正在他们身边扩散。《瘟疫》下载观
此片描写一个电影导演和一个编剧正在编写一本描述传染病肆虐全球的恐怖惊悚片剧本,但是戏剧中的主角却没有发现,真实的状况是有一种瘟疫正在他们身边扩散。
《瘟疫》下载观后评论:
拉斯·冯·提尔“欧洲三部曲”之二,可看性虽不若另两部高,但依然不缺有趣的想法与形式上的探索。1.断续呈现与自揭电影剧本创作过程,编导疯提尔与另一编剧自演并随性畅谈,由此生成了戏中戏(无缝切换,令人眩晕)、片中及与现实互文的三重套层结构。2.影片弥散着末世毁灭气息,又似[忧郁症]的精神瘟疫,而理想主义者反而不自知地成为祸根罪魁(拯救者倒转为毁灭者)的悖谬内核也贯穿了欧洲三部曲。3.将35mm与16mm胶片混用,粗颗粒与手持亦预示了“道格玛95”,部分运动长镜与氤氲水景则仿若老塔。4.催眠元素勾连同系列另两部,医院空间后启[医院风云],致敬加缪[鼠疫]。5.尾声的虚构入侵乃至化为现实很厉害。6.由医院专家组成的政府内阁&极速成的神父,反讽性十足。7.瓦格纳[唐豪瑟]序曲配乐。8.“电影就应该像跑进你鞋子里的小石头。”(8.0/10)

指望一管特级牙膏就能解释人神关系还真是有点理想主义。其实用不着那些混淆视听极易被人误读的概念词汇,我们从《游泳池》的角度就能揭穿拉斯冯的小把戏。显而易见,影片展现的是编剧与剧作与制作之间的关系。在这部暴露作者自恋、自大和自以为是心理的影片中,它向下对应的是通过表演获得的医患关系,而它向上对应的则是通过导演获得的人神关系,即拉斯冯想要揭示给观众看的真相:这是一个想要拥有特权的艺术家,为此他编造了《瘟疫》这部电影,并将电影里的「瘟疫」带到了电影之外——传染给了观众,包括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制作人。但将人引向救赎或毁灭的「特权」并不是本片表面指向的上帝,而是本片导演。最终,通过导演对剧中演员或角色的催眠和操纵,所有人都被吓尿了,这么简陋又有创意的剧本一定是天才之作,所以,赶快对「瘟疫之神」下跪朝拜吧。

套层结构,影像先行。比《犯罪元素》和《欧洲特快车》更具间离效果。如果说在前者中我们还能感受到某种宿命和神秘主义,那《瘟疫》中的游戏感则消解了所有严肃性。异质的材料被统一在高对比度的风格化影像里,似乎在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拍摄一部新浪潮电影。现实的故事成为影片虚构的素材,而同时,片中虚构的瘟疫却在最后直接又侵入到现实之中。梅斯梅尔如圣灵一般飘过老塔的麦田,或是面对荒芜的滩涂讲述曾经在此建屋逃难的人们如何生活的故事,影像终于能被反复打开。《犯罪元素》更具迷醉感的影像,在《瘟疫》中成为需要被扬弃的元素,用游戏对其解构。而在《真假老板》里,同样的游戏感最终能够导向对现实中残酷面相的揭露,完成了作为创作者的自我演进。

原文字幕有等于没有。水,水里的浮板,高草丛里的人,薄木板棺材里没死的女人,身下是垫的稻草,侧切面。手术切开的人肉,水里的人。他爱用的一些元素。最后5分钟的女演员哭戏。演他电影的女演员都挺惨,要进入一种情绪,感觉演完他的电影的女演员都需要做一下心理复建。拉斯疯不见得是会喜欢的那一类导演(这几年也没有特别喜欢的男导演了 不像以前还是会有几位 现在只是习惯性看他们的一些新片),但是会想看他的作品,毕竟他还是有一些难得的东西,以及,可以看出酗酒对人身体的破坏,这里可能还没酗酒的程度,以及这几年他的新片也不过是对以前的一些重复(有总比没有强),不过即便重复也比一些庸才强很多。

航海的人每天要写航海日记,拍电影的人……如果写制作日记就得这么写吧。看到一些观众说无聊,完全理解,我看的时候也犯困。但是看完回想的时候越想越精神。你就看拉斯冯在片子里的化身,一边跟朋友写剧本(其实就是做出设定),一边又努力把前一步设定好的东西做点颠覆做点改变。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会设想这个场景可以怎样化用到戏里。就是这种处于创作状态下的创作者本身让我看了非常感动。影片玩的结构在我这儿反而是次要的了。

医生和政府职位的对味调侃,剧中剧理想主义麻醉师一心救欧洲,结果自己就是毒王的隐喻,延伸到现实中的肿瘤爆出浓浆,催眠的观众被带进电影后尖叫6分钟猝死,电影在此是意识的洗脑,创作者可以诡辩或说服你走向2极端,问题是你都tm的觉得有道理。如果说席卷欧洲的理想主义思想是瘟疫的话,在中国发芽的红色瘟疫应该不会被现实的瘟疫打败,小鬼怕恶鬼。

4星半,几乎是LVT日后佳作的雏形,它以一种并不吸引人的DV质感(Dogma95的影子?)影像开篇即是对于观众的极大嘲弄。纪录片风格的“现实”与电影质感十足的剧本内部故事构成嵌套与互文结构。从中看到对伯格曼的《处女泉》与加缪的《鼠疫》的致敬。结尾,瘟疫渗入了现实,又如幽灵般横亘在欧洲大陆的上空
確實應該有人開發這方面的研究。直接跟政府治理和控制的制度和方法相關。一個高效的政府應該至少在負責範圍內可以對擴散性的災難和疾病進行反應…事实是,在近现代以前,人祸有时被视为魔鬼的产物,现代的标志就是人们发现政府成了大魔兽。此发现始于霍布斯,搞魔鬼学的可以扯上什么魔鬼的技术化之类。
拉斯疯的导演生涯真是多变呀!欧洲、良心、美国根本就是三种完全看不出同一形态的体系,反来反去终于反基督了,也彻底疯了。论水平而言,dogma95对他真的算是净化了,早期音乐滥用、调度糊涂、摄影机乱动,不过这部还算喜欢,结尾反转触动到我了。戏中戏呗,元电影呗,自反呗,怎么能不喜欢。
视听叛逆写在脸上,虽然青涩,但已经相当有胆量。受成本限制,成片让我久久难以入戏,一是视觉呈现得确实无聊,二是叙事碎片和断裂,直到诗性镜头的出现,才得以带入叙事,有很浓的塔可夫斯基的影子。拉斯冯提尔本色出演,喋喋不休地向观众展示自己的思考,最后玩了个双层文本互动的把戏。
不知道有多少电影创作者在创作焦虑的时候会打起这种直接描写创作焦虑的主意,但是论完成度拉斯算是玩儿的比较好的。从这部电影开始,拉斯身上的反叛性格开始展露,反虚伪的生活方式,反呆板的创作方式,反一切成为习惯或者规矩的任何东西。结尾催眠那一段很牛逼,那女孩表演很牛逼!
拉丝在这片里的趣味/颜值俱佳。当然还是非常vicious,安排一个理想主义医生不惜代价去一线抗疫结果发现自己才是那个传播瘟疫的人(此处不知是否也暗婊了理想主义也可以是一种瘟疫/瘟疫的源头),结局的恶趣味意料之中但也很不错,看得和拉丝一齐发出会心的阴暗笑声
三重嵌套的戏剧格局里瘟疫的恐怖意味自然而然地依次降低又陡然上升,在几乎每一处虚实交接都彰显着冯提尔充沛的创作动力和妄图把精神上的恐惧与现实中的不以为意对立后击碎的决心,因为人本身是不神圣的,他认为,所以定理应该不止作用于作品和观众之间。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