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智利说不 帕布罗·拉雷恩
本片根据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在智利军事独裁首脑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执政期间,“广告救国”的传奇故事。皮诺切特的军政府用残暴高压政策镇压异己,引起了大量不满。但面对
本片根据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在智利军事独裁首脑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执政期间,“广告救国”的传奇故事。皮诺切特的军政府用残暴高压政策镇压异己,引起了大量不满。但面对国际施加的压力,被迫举办公投,由人民用“Yes”或“No”的方式,决定是否由皮诺切特接任下一届八年任期。反对党领袖找来一位年轻的广告人雷内·萨维德拉(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Gael García Bernal饰)为他们的反动运动做广告宣传。这场投票战争到底是否在广告宣传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呢?导演帕布罗·拉雷恩长久以来关注智利政局,继《杀手夜狂热》、《后事》之后,创作了这部“皮诺切特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智利说不》下载观后评论: 和平政变是不容易的,何况还是政体的转变,没有多方势力的协助是不可能。民主自由不是一个需要神圣化的词汇,因为它涉及到具体的每个人,每个人的利益点都有很大出入。在宣传策略上,反对派自然可以放大它的好激起人们的向往,但实际情况是社会运作极度复杂,没有可能吃了一剂药就啥啥都好了,相反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和考验。对比当初反对派承诺、人民幻想的公平和幸福,今天的智利人民实现了吗?如果实现了又怎么会为几毛钱地铁票衍生出三十年来最大动荡?甚至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民主不能只是框架,现实操作中,也不会像政治理论模型那样简单而理想,它不可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实现它最多是个起点,自由公平正义的敌人不仅仅是独裁。要民主,也要仔细思考一个问题,民主了,然后呢?
喜欢这种做旧的八十年代摇摇晃晃镜头的不“精致”的画面。男主每次给客户宣传产品的时候都说同一段煞有介事的引入词,终于在最后能够真心诚意地说:“智利正在思考她的未来。”男主的狗狗眼妈呀好几次那泪水盈眶平静地要哭的模样。有点羡慕,不流血地推翻独裁政府,勇敢又理想主义的人们,大家一起开会出点子就好像又看到newsroom那群人聚在一起说,我们要做真实的新闻。以前一个挺崇拜的学长跟我说,他讨厌广告媒体行业,觉得那很虚伪,我很受打击。但现在觉得这挺片面的,我以后可不可能仍要成为广告人?“如果你够勇敢,那你就够自由。”“这就是我们的青年所需要的:音乐,反叛,浪漫,但又不失秩序和尊重。”
43画幅和糙画质让我差点以为找错了资源。感触最大的是主角决定加入否阵营的那场戏:主角和儿子还有佣人大妈一起看着电视里独裁者的洗白宣传片,主角和大妈满含悲愤热泪盈眶,而作为下一代的孩子一脸懵懂。就在这一刻主角意识到,曾经亲身经历过苦难的人可以透过面具看到真实的历史,但是如果把舞台,把话筒拱手相让给独裁者,那么下一代甚至之后的所有人看到的将永远都是涂抹后的历史。所以该发声的时候必须发声,哪怕声音再小,也不能让虚假的声音独占所有的耳朵! 从主角这个职业广告人的角度出发来解析政治宣传中的技巧还是很有意思的。 不过这种东西早就在欧美大选中用烂了。
影片的基调是反讽的,重点根本不是公投带来的“民主”改变了一切,更不是“商业广告”改变了公投结果;在片头介绍可口可乐广告和片尾介绍电视剧广告给乙方时,男主和在公投中立场与男主相反的上司都是在和解状态下说了一样的台词:“这个片子符合时代氛围,智利也做好了接受时代的准备”。因此,重点是未曾改变的“时代氛围”,也就是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也是为什么主人公在“公投胜利“后的表现如此平静,影片整体叙事也显得”头重脚轻“和”反高潮“的原因。双方的广告片,最后都完全采用了同一逻辑,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严肃的政治被消解了。
独裁三部曲的最后一片,终于摆脱作恶的人性主题,不过依然由平民化视角展开叙事。怀旧录像带画质看花眼了,某一刻真的有时光倒流的错觉,而画面上不时泛起的七色光晕似乎有意呼应着剧中反对派广告的彩虹符号。广告宣传片推翻独裁统治的情节犹如天方夜谭,但细想之下,似乎又存在着对民主选举的反讽,其本质就是煽动民意,抹黑对手。因此,文本上的多重解读令这部伪记录题材不至于沦为平庸之作。
感觉导演的立场略有些复杂,需要去更多了解智利的那段历史和现在之后再看一遍。(主要是结尾的处理增加了我的迷惑感)本片的质感倒是在我看来很新奇的:4:3的画幅,带有光晕的影像,大量手持摄影以及略显突兀的剪辑让影片有了一种仿80年代广告片或者纪录片的感觉,和影片的内容有一种互文的关系。另外,感觉这场选战是一场比赛“洗脑”的战争。最终的胜利也很难说完全靠宣传...
技术复古下的盖尔加西亚美到目眩神迷,仿佛逆光中的女神像一尊。总体来说平平板板,没有什么眼前一亮的东西。但是,政治宣传的重要性啊!大众没有理性,只有情绪。可以看到一个竞选的slogan如何在27天的节目里简化再简化,到最后直接喊“不”。国家主义输就输在没有一个左派宣传干将是支持的,敌在中选莫过如此。有些上街镜头和本国政治经验遥相呼应……
选战,也并不尽然是喉舌之争。魔幻大陆的黄金时代,多少会与彼处记忆勾兑。所谓的极权暴政,事实上留出了很大的空间。结果揭晓前,一旦失败再无转机的压迫共鸣很强。智利人不用再害怕另一个智利人。美中不足的是,对时代的整体刻写不够深入。历史机遇稍纵即逝,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经验再成功也不是能够简单复制的。
@NCCU社会×政治系联合影展12年的片拍出92年的feel也算是一种的诚意吧。从广告人角度看,觉得bug不要太多。1.一个政治campaign就靠TVC?开头提到播出时段不是很好,不用线下活动配合也能触及50% 的人群只能说运气逆天了。2.反对派的广告打欢乐的感性诉求,真能打动人吗?真不是明晃晃的空头支票吗?
一位可口可乐的广告创意总监,经过各种娱乐的、开心的创意,完成了一次新的政治动员。而私想说的是,作为广告总监 作为创意者,当不断以这种消费式的、娱乐的、快乐的方式去宣传时,那些不在诉说的苦难、迫害与政治也必然被遮蔽,同时这也是在完成另一种阻断历史与记忆的过程,而这种行为同样也在联系着21世纪的当下社会。
笑而不语~真没想到是个挺工整的片。结尾还是蛮戳的。广告很有趣,竞选公关就是兜售商品。纪录片录像带质感场景的跳接晃瞎眼的逆光,四处是啦啦因美学,好好看。结尾走在人群中大逆光的Rene,踩着滑板穿过街头的Rene,天啊,我要哭了。为妮简打call<3P.S.,啦啦因对这种史实/虚构人物的处理像极了詹神。
7/10。电影节奏和表现手法单一但导演并无简单化历史进程,皮诺切特的经济奇迹和控制选举的威胁使自己过分乐观,忽视了底层群众的长久斗争和美国政府的停止支持,片中NO派用拒绝性爱的妻子、混入舞蹈队的蒙面份子幽默地讽刺独裁者,提升选民信心,反观敌营用压路机碾碎生活用品甚至婴儿的广告进行恐吓。
“二战”之后,拉丁美洲的众多政府难以走上正轨而导致民怨四起,结果军事政变频发,将军独裁成为拉美最沉重的近代悲剧,无论是西班牙的弗朗哥还是智利的皮诺切特……老天无眼,残暴的独裁者许多都长寿,结果人民倒霉;皮诺切特最终被逼无奈举行公投,传统的独裁形式难以维系,但新式独裁依旧油然而生。
详情